![]()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一、菇房設置 1、菇房建設 修建菇房應選擇地勢高、排水方便、房邊有堆料場地的地方。竹木結構的菇 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墻體和棚頂要用厚膜覆蓋,并掛蓋草簾和遮陽網。棚的大 小由栽培規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與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墻,留出0.6米寬過道,如菇房窄于3 米,可只留一條中間過道。床架之間留過道0.6米,床架可搭4~5層,每層菇距 0.6米,底層離地面15~30厘米,最上層距棚頂1.3~1.5米,長度據菇房而定。 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過道兩端墻上各開上下窗一對;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 下窗離地面10厘米左右。窗的大小以40×45厘米為好,每隔2~3條棚道的中間 棚頂設一拔風筒,筒高1.3~1.5米,頂端裝風帽。 二、培養料的堆制、發酵 1、培養料的來源。主要有糞肥、稻草、麥草、餅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養料的碳氮比(C/N)。堆制過程中,如含氮量過低,會造成微生物活動 減弱,料溫不高,發酵不充分,易染雜苗。如氮過高,又會造成發酵后料中的氨、 胺和酰胺含量過高,抑制蘑菇苗絲生長。生產中培養料發酵前的C/N為30~33: 1,發酵后C/N為17:1。 3、培養料配方(以110m2栽培面積計標): (1)干牛糞1000千克,大麥草1000千克,菜餅25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 石膏粉40千克,石灰50千克,C/N為32:1。 (2)干牛糞1500千克,稻草、麥草各1000千克,餅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 石灰40千克,C/N為2943:1。 在糞肥缺少的情況下,也可以實行無糞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糞草配比6:4、5:5、4:6。 4、培養料的堆制、發酵 (1)堆制時間:在播種前20~25天左右進行。 (2)建堆與發酵:建堆前將場地打掃干凈。一般堆寬2.1米,堆高1.5米,料 堆長不限。先鋪一層稻(麥)草;厚度0.3米左右,四邊整齊,不澆水,然后在 上面鋪一層薄牛糞,以蓋沒稻草為好,然后再鋪一層稻草上面再撒牛糞;如此類 推,大約鋪10~12層。下面三層不澆水,從第四層起越往上鋪,澆水越多,菜餅 和尿素在建堆時逐層加入。堆好后,四邊要整齊、垂直,頂部要堆成龜背形。堆 好后要用草片或農膜覆蓋,以防日曬雨淋。另外,建堆后,以料底部有水流出為 度。 ① 常規發酵(一次性發酵),糞草堆發酵后必須經常翻堆,以調節堆料的含水 量, 散發有害氣體,促進有益微生物繁殖,使培養料養分加快分解轉化,同時通過 堆溫殺死雜苗和一些蟲害。第一次翻堆在建堆5~6天進行,主要是將上與下,內 與外的料充分調換位置,使發酵一致,或熱均勻。翻堆時分層澆水,使料內水分 達到手捏有水滴滴下為度。第二次在第一次翻堆后4~5天,當堆溫達到75℃左右 并開始下降時進行。第三次在第二次翻堆后4天進行,此時料內含水量應在70% 左右,加入石膏粉可以使料PH值為7.5~8。第四次在第三次后3~4天進行,第 五次在第四次后3天左右翻堆5次后,2~3天使可進菇房。整個過程中,翻堆間 隔期一般為6、5、4、3天。 發酵好的堆養料標準為:深咖啡色,無臭味、無氨氣,生熱適中,料草均勻, 有一定的松緊度和香氣。 ②二次發酵,此法是近十幾年推廣應用的一種有效技術,整個過程分室外前發 酵和室內后發酵。 室外前發酵:方法與常規發酵相同,只是堆期較常規發酵外10天左右,翻堆3 次,當料溫達70~75℃時,進房進行室內后發酵。 室內后發酵:包括升溫、保溫、降溫三個階段。培養料進房前,要先在料堆四 周表面噴0.4%敵敵畏治蟲,噴0.4%的甲醛滅苗,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料堆,悶3~ 5小時后進房。 a、升溫階段,經前發酵培養料,趁熱進房,堆放在中、上層床架上,底層不 放。隨即關閉門窗,先讓溫度自行升溫至45℃以上,再升加溫。升溫可用煤爐、 電爐,也可室外明火升溫。加溫使菇房溫度升至62℃,維持4~6小時。 b、保溫階段,這是后發酵的主要階段,將料溫降至52℃,保持3~4天。 c、降溫階段,待料溫降至45~50℃左右時,保持12小時,當溫度降至45℃以 下時,開門窗使料溫迅速下降,后發酵完成。 三、翻格、播種 1、 翻格。培養料進房完成發酵后,開窗通風,然后進行翻格。翻松料層使糞 草混合均勻,料層松緊一致,揀除雜質、糞塊,平整床面,稍加拍緊,然后打掃地 面,準備播種。 2、 播種。當料溫降至28℃左右時即可播種。播種前,檢查料內有無氨氣,料 的含水量否合格(65~68%)。如有氨氣,要重新補翻一次,散發氨氣,如料的含水 量不足,可用石灰水調節;過濕,可以加大通風。播種的方法有穴播、條播、散播、 混播等。播種量因苗種類型和苗種培養不同而不同。 四、播種后的管理 正常情況下,播后1~2天能萌發出絨毛狀菇絲,3天就開始吃料。播種后 3天后,隨著菇絲的生長,應加大菇房通風量。播后7~10天,菇絲一般長滿料 面。菇絲吃料后,生長不快,有可能是料過濕、有氨氣等原因造成的,可以從床 架反面戳洞。增加料層通氣性,排除有害氣體;也可用鑷子插入菇種旁的料中, 撬松料,降低溫度。一般20天左右菇絲到底,就可覆土。 五、覆土 覆土是蘑菇栽培中從單絲體生長向子實體生長轉變重要手段。當前推行的主 要方法是河泥礱糠一次性覆土。具體做法是每100平方米需備含水量45%的粥 狀河泥700~750千克礱糠75千克,礱糠要新鮮,在使用前曝曬2天,在PH值 為10的石灰中浸泡24小時,撈出用0.5%的敵敵畏殺蟲。然后將礱糠和泥按1: 10的比例拌和,使PH值為7.5。覆土厚度2厘米,上面用手刮干使厚度均勻。覆 土后在料面打孔,適當通風。 六、覆土后管理 覆土后,前期床面一般不調水,以保濕吊菇絲(濕度75%)。若低于要求濕度, 可輕噴增濕。 (1)調水通風。調水原則是先濕后干,調水總量力10千克/m2,分三天調入, 采取兩頭輕、中間重的噴水法,每次噴水時,應打開門窗通風。 (2)噴結菇水。當菇絲普遍長到土縫中,便進行大通風3天,抑制菇絲生長促 進線毛狀菇絲連成線狀菇絲橫躺在細土中,線狀菇絲開始扭結成原基,便可噴結 菇水。噴結菇水后,大通風2天,然后減少通風,促使菇絲向上生長(吊菇),為 以后持續出菇作好準備。 (3)噴出菇水。當蘑菇子實體普遍長到綠豆大小后,生長加快,需大量水分就 要噴出菇水。出菇水的用量和結菇水差不多,每25千克/m2,分5~6次噴, 每次噴水量視床屬子實體多少而定,菇多則多噴,菇少則少噴。噴水時間是在噴 結菇水后的4~6天進行。噴水后,逐步減少菇房的通風量,增加菇房濕度,保持 空氣相對濕度90%左右。 七、秋菇管理 蘑菇從播種到采摘一般需40天左右。我縣一股9月下旬出菇,12月下旬秋菇 結束。秋菇一般可采5~6批。秋菇管理主要措施是噴水、通風、保溫。 1、水分管理 做到看菇用水,菇多則多噴,前期多噴,后期少噴。秋菇前期噴水應在早、晚 溫度較低時進行。 2、通風及溫、濕度控制 蘑菇生長發育中,需要吸收氧氣,排出CO2,另外培養料中的微生物在分解增 差換氣,保持菇房空氣新鮮,在子實體逐漸長到采收期間,要增加菇房濕度。出 菇期相對濕度要達到90%。 3、清理床面 每批蘑菇采收完畢,要及時清理床面。用鑷子剔除冬菇根和死菇,然后補覆細 土,噴水,并打掃菇房。 4、追肥 當秋菇第三批采收結束,這時培養料里的養分已大量消耗,常會出觀菇體小, 出菇少的現象。因此,應適當追施禽糞、畜尿、尿素、豆漿、豆芽汁、麥芽或施 用1、2號健壯素等。 八、越冬管理 冬季寒冷,菇房溫度在5℃左右,不適合蘑菇子實體發育。這期間管理內容是 保溫、通氣。一般每隔7~8天噴一次清水,含水量達15%左右(土面保持不發 白)即可。室內溫度保持在3~4℃,正常天氣、每天開窗2~3小時。到3月中旬, 當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便可調水和補充營養,氣溫達15~25度時,是春菇出 菇的最佳時期。 九、采收 菇蓋直經2~4cm,菇環未破、菇傘未開的采收,要求菇無泥根、無蟲蛀、無機 械傷,高峰期要勤采(每天2~3次)。要做到三輪(輪采、切、放),三邊(邊采、 邊切根、邊分級),三快(快收、快裝、快運),一減少(減少翻運次數)。 十、病蟲害及其防治 蘑菇常見病蟲害有:白腐病、軟腐病、猝倒病、假蚊、蚤蠅、螨糞、跳蟲、還 有鼠婦等。防治方法主要是搞好菇房、培養料消毒,后發酵,注意菇房衛生,因 病蟲不同,適當用藥(具體措施略)。(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