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茶樹菇俗稱茶薪菇等,學名Agroeyde Chaxingu.Huang Sp.nor茶樹菇味道鮮美,脆嫩可口,清香而無異味,菇體含有18種氨基酸和多種礦物元素,中醫學認為茶樹菇性平甘溫有祛濕、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稀食用菌之一,是目前宴席和酒家最受青睞的菌類菜肴。茶樹菇主要來源野生,我國始于1972年,1990年在江西廣昌較大面積上人工栽培成功,爾后進行規模生產。福建省1994年在三明地區開始開發茶樹菇人工栽培,1998年三明地區年產近1000萬袋,寧德市近幾年也大力引種栽種。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生物物特征 1.1溫度:茶樹菇生長在溫帶至亞熱帶地區,因此該菌較抗高溫也能耐低溫。其菌絲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長,最適溫度范圍為18-28℃。茶樹菇屬恒溫結實性菌類,出菇不需要溫差刺激,其子實體形成溫度為13-28℃,最適宜為18-24℃,20℃時出菇速度快。 1.2水分:茶樹菇栽培料含水量可控制在65%左右,生長較快,若培養料偏干或偏濕測不利于菌絲生。子實體形成時,要求空氣相對濕度較高,生長過程則要求較低,因此在菇期先保持空氣相對溫度100%,待出菇后降至85%則有利于子實體的生長發育。 1.3空氣:茶樹菇屬好氧性真菌、菌絲生階段要保證新鮮空氣的供給,因此栽培袋的培養環境必須通風良好。但在出菇和子實體生長階段要求有稍高的二氧化碳濃度有利于出菇和菌柄伸長,從而提高產量,因此子實體發育時應適當減少通風,這種現象類同于金針菇栽培。 1.4營養:茶樹菇系木腐菌,常野生于油茶樹枯朽的樹樁上或楊樹、柳樹等腐朽部分。因其無蟲漆酶活性,利用木質素能力弱,但蛋白酶活性強,利用蛋白質能力強,最適碳氨化為60:1,栽培料中增加有機氮(如麥皮、米糠玉米粉、餅肥等)的比例有利于提高產量。 1.5光線:茶樹菇菌絲生長過程通常不需要光照,但其子實體有明顯的趨光性,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發育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出菇時栽培室要求有較強的散射光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生長。 1.6酸堿度(PH值):茶樹菇性喜在酸性環境中生長,PH值在4-6.6菌絲均能正常生長,最適PH值為5.5-6,在中性偏堿的環境中生長不良,因此栽培時一般可采用自然PH值,但要防上偏堿性。 2.栽培技術措施 2.1選育優良菌種:目前茶對菇菌株很多,早期在江西省廣昌一帶推廣的茶樹菇菌株有江西贛州地區菌種保存中心選育的AS78.AS982等,近幾年福建省推廣的茶樹菇菌株有三明真菌研究所選育的茶樹菇-1、茶樹菇-3、茶樹菇-5等菌株。其菌種生產如下: 2.1.1母種(一級種):采用加富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15g、蔗糖5g、硫酸鎂0.5g、磷酸二氫鉀0.5g、B11g、水1000ml)或加麥皮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蔗糖20?g、麥皮10g、水1000mL),以上兩種配方均用瓊脂20g。一般后一配方菌絲更粗壯。以上配方制作的母種在26℃左右恒溫下培養7天左右即可。 2.1.2原種(二級種):采用木屑培養基(木屑78%、麥皮20%、蔗糖1%、石膏粉或碳酸鈣1%、普鈣、硫酸鎂、磷酸二氫鉀少量)制作的原種,置25℃左右恒溫下培養7天左右即可。 2.1.3栽培種(三級種):采用木屑培養基或棉籽殼培養基(棉籽殼78%、麥皮20%、蔗糖1%、石膏粉 1%)制作的菌種置24-28℃下培養30天右左即可。茶樹菇菌種要求菌絲粗壯、濃白,培養后期母種斜面有時出現紅褐色斑紋或原種、栽培種料面出現與金針菇一樣長出小子實體為正常現象,但若出現菌絲稀疏弱細,吃料不徹底,有雜色斑點或出現黃水等不宜使用。 2.2栽培季節:茶樹菇由于較抗高溫,也能耐低溫,因此在福建、廣東、浙江等省大部分地區均可周年栽培,但不同季節栽培,其產量和質量都不同,所以栽培茶樹菇要獲得高產高效,必須選擇好栽培適期。據各地栽培試驗后,我國大部份地區以春栽或秋栽適宜,尤其是春栽產量較高。生產上一般安排春季溫度知到20℃,秋季溫度降至25℃出菇為適。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栽培適期,如閩東地區栽培適期春栽為元月-2月制袋,4-5月出菇或9-10月制袋,11-12月出菇。 2.3菌袋制作及栽培管理 2.3.1培養料配方:根據各地原料情況,以效益為準則選擇配方,其參考配方有:a.茶枝粉(或棉籽殼)77.5%,麥皮或米糠20%,石膏粉1%,蔗糖1%,普鈣0.5%。c.草粉38%,木屑或棉子殼38%,麥皮或米糠19.5%,石膏粉1%,蔗糖1%,普鈣0.5%,茶籽餅2%。 2.3.2菌袋制作:根據生產所需的數量及比例進行配合,并加水拌料,料水比為1:1.2左右為宜。原料要新鮮,無霉變,無蟲害。拌料要均勻一致,特別是棉籽殼不能有干粒,否則滅菌不徹底。選用規格15-17cm×35cm×0.05cm低壓聚乙稀塑料袋,每袋料干重350g左右,濕重720-750g,裝料松緊適度,高度14-15cm稍整平表面,及時套上頸圈并塞好棉塞(也可用編織線扎緊),防止水分蒸發散失。然后進行常壓(4小時內將溫度加到100℃,保持12-14小時),茶樹菇抗雜菌能力較弱,因此滅菌要徹底,制作過程要嚴防菌袋刺、磨穿孔,以防雜菌污染。 2.3.3菌袋接種:經滅菌后的袋料,待料溫降至30℃以下方可接種。接種箱或接種室應消毒完全,接種量為每瓶接30-40袋,接種后要避光培養。茶樹菇菌絲恢復吃料慢,且易發生雜菌蟲害,因此接種后果注意培養室清潔、干燥和通風換氣,防止高低溫的影響,促進菌絲均勻生產。并經常檢查,如有發現雜菌污染 的菌袋,要及時搬出處理,防上擴散蔓延。一般接種后30-40天菌絲即可長滿菌袋。 2.3.4出菇管理。在正常情況下,茶樹菇接種后50天左右即可出菇。出菇前要進行催蕾管理,催蕾時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墻式堆疊排放。然后將棉花塞拔掉或剪去扎口線,并拉直袋口排袋催蕾,直立排放每平方米排放80袋左右。讓菌絲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料面顏色也隨之轉化,初時有黃水,繼而變褐色,出現小菇蕾。這期間,要加大空氣相對濕度并保持在95-98%,早晚應噴水保濕。光線強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溫度控制在18-24℃范圍,這樣開袋后10-15天子實體大量發生。出菇后,必須適當低空間濕度和減少通風,此時栽培空間相對濕度降到90-95%,并減少通風次數和時間,以防氧氣過多易導致早開傘,菌柄短、肉薄。如果菇蕾太密,還可進行疏蕾,每袋6-8朵,朵數適中,長勢整齊,朵型好,菇柄粗,否則影響菇的品質和產量。當茶樹菇子實體菌蓋開始平展,菌環未脫落時就要采收。因茶樹菇菌柄較脆,容易折斷,采收時應抓基部撥下,同時防止傷及幼菇。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凈,袋口捏攏,讓菌絲休養恢復2-3天,然后拉開袋口,可淋一次重水,并重復上述管理,5-7天后又可長一潮菇,共可采收4-6潮菇。 3.病蟲害的防治 茶樹菇在菌袋制作和栽培管理過程,常常會遭受到雜菌的污染和病蟲的侵入,因此,在栽培過程中,必須加強病蟲害的防治。茶樹在栽培過程中常見的雜菌污染有綠霉、紅色鏈孢霉、根霉等,其防治措施與香菇栽培一樣。茶樹菇栽培中常見的蟲害的是菇蚊、菇蠅的幼蟲為害。其幼蟲體小,肉眼很難看到,在培養料內直接取食菌線體及培養料的養分,造成菌絲退化、菇蕾萎縮的現象,重者絕收。其防治措施有: 3.1搞好衛生,清除蟲源:菇房內外的蟲菇、爛菇及菇頭、菇根和廢棄的培養料、垃圾等要及時清理銷毀,鏟除害蟲的孳生地,防止成蟲前來產卵或幼蟲羽化成蟲飛入菇房卵孵化,消除蟲源,減少蟲害。 3.2燈光誘殺:菇蚊、菇蠅的成蟲具有趨光性,可用黑光燈或高壓靜電滅蟲燈誘殺。 3.3藥劑防治:用5%銳勁特 1500倍液(一噴霧器30斤水加本品10毫升)直接向菌袋噴霧,銳勁特農藥對菇蚊、蚊蠅具有觸殺、胃毒及內吸傳導作用,幼蟲為害嚴重的三天后再噴一次。(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