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一、鵝病概況 過去,人們都說鵝病少,鵝好養。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鵝的傳染病只有小鵝瘟、鵝的鴨瘟病、禽出敗、副傷寒、大腸桿菌病、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病等幾種,而90年代中后期以來的幾年間,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的傳染病如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鵝副粘病毒病、鵝出血性壞死性肝炎、鵝疫、禽流感、法氏囊炎、鵝鴨疫里墨氏桿菌病等烈性傳染病。從現實情況看,老的傳染病繼續存在,新的傳染病又不斷發生,加上常見多發的雛鵝感冒、中毒癥(藥物、農藥、有害氣體中毒)、寄生蟲病(重點是絳蟲),給養鵝業造成嚴重損失,成為規模養鵝業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 二、鵝病多的原因 綜合分析鵝病多的根本原因:一是人們對原本缺乏社會地位,又是群眾自發興起的新興鵝產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難以預測,缺乏思想準備;二是在產業組織化程度極低的大背景下,以個體為主從事養鵝業的生產經營者,科技文化水平比較低,對出現的問題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三是為養鵝業服務的專業科技人員奇缺,缺乏適時有力的指導;四是科普工作乏力,技術培訓難開展,五是政府支持少,法規缺乏,有些問題難處理。 由于底氣不足,在鵝業生產經營上,就一定會出現不科學、不規范、無章法制約的情況。例如,養鵝業是獨具優勢的朝陽產業,激發了廣大農民的養鵝積極性,鵝的飼養量迅猛增長,在養鵝方式上,迅速地由少量分散,以放牧為主,向大批量規模化,以舍飼為主的方式轉變。但這種轉變是在缺乏組織領導和強有力的科技指導的情況下,以千家萬戶小生產和以各自為政經營為特征的基礎上進行的,其突出特點是無章法規范的生產經營行為。具體表現,如我國目前尚無鵝的飼養標準,有的采用肉仔鵝或蛋雞或豬的全價料或預混合料或濃縮料喂鵝。絕大部分是隨意喂料。這樣,就必然出現營養失衡(過剩或不足),導致機體生理代謝功能失調,降低生活力和免疫力,從而引起疾病。 鵝用生物制品,品種單一,產量少,供應面更少。例如,全國只有少量小鵝瘟疫苗間斷供應,抗小鵝瘟血清很少,鵝副黏病毒病的生物制品更少,一般是求之不得。鵝用生物制品的短缺,也是一些烈性傳染病難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農業專業教育中基本不安排鵝的系統飼養管理和鵝病防治方面的教學內容,鵝的飼養和鵝病防治的試驗研究設施以及比較規范的規模養鵝場極少,缺乏培養專業人才的實踐條件,導致養鵝的科技人員奇缺;科普工作中涉及鵝業的系統內容非常少。因此,人們對鵝業的整體認識缺乏科學性。特別是從事養鵝者絕大多數是科技文化水平較低的個體農民,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講適度規模,憑傳統養鵝經驗養鵝。 按照疾病學的概念,動物疾病的發生,是由于機體正常生理代謝機能失衡或體內外環境失調,引起異常狀態的反應。就養鵝來說,若不能按照鵝的生理學特性和生理特點,進行科學的飼養與管理,即養鵝者所提供的飼養管理條件和措施,背離了鵝的實際需要,就會引起生理活動失衡,從而引發疾病。 鵝具有喜吃素厭吃葷,既愛戲水洗毛,又喜干厭濕,耐寒怕熱,喜凈怕臟,喜靜怕鬧,喜群居怕孤獨,喜松散怕擁擠,生活比較規律等特性和特點。只有按照這些固有的特性和特點,實行有針對性的飼養和管理,才能使其健康地成長。反之,必然導致生長發育受阻,生活力、抗病力降低,引發疾病和死亡。 三、控制鵝病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改變觀念。鵝是在粗放條件下馴化的,又在粗放條件下養了幾千年,確實具有比較強的抗逆性和生活力。但是,也必須認識到,將少量的以放牧為主的傳統養鵝方式,改變為批量的規模化、以舍飼為主的養鵝方式的情況下,鵝的生物學特性和生理機能都會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這種內因變化極其緩慢,而迅速變化的外因條件與極慢的內因變化不協調,就必然產生矛盾。這樣,就會引發疾病。以科學的態度,按照鵝的生物學特性和生理特點對鵝進行科學的飼養和管理,鵝群就一定能夠健康成長,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先求知,后養鵝。應該了解鵝具有哪些生物學特性和生理特點,再根據特性和特點制定飼養管理措施,并認真執行。這樣,就—定能夠把鵝養好。否則,就一定養不好。同樣,要想鵝不生病,首先要知道鵝為什么會生病。例如,鵝傳染病的發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病原微生物,二是病原微生物侵入鵝體的途徑,三是容易被感染的鵝。知道這三個條件,在養鵝過程中,按照生物安全工程要求,制定綜合防治措施,嚴格實行消毒(消滅病原微生物)、隔離(切斷病原微生物侵入鵝體的途徑)、免疫接種(增強鵝體免疫力)的規定,傳染病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再如,鵝的病毒性傳染病,能給養鵝業造成毀滅性危害,但病毒性傳染病除了采用專用生物制品能獲得有效控制之外,藥物治療是很難湊效的,而且代價也太高,得不償失。因為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很難被殺滅,采用藥物殺死病毒的同時對宿主機體也產生毒害。目前,真正能殺滅病毒的藥物還很少,而且用藥時間長,費用高,副作用也大。鵝的細菌性傳染病采用生物制品適時免疫和針對性的實施藥物防治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嚴格執行“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由于鵝為群居飼養,一旦發病就會迅速傳播,難以控制,造成損失,而且鵝的個體經濟價值不高,發病后采用藥物治療,不僅費用高不合算,療效也不一定好,還會形成藥物殘留,影響產品質量和環境衛生,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必須自覺地嚴格執行“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堅決不養不了解免疫底系和不免疫的苗鵝。認真搞好飼養管理,滿足鵝的營養需要,增強體質和抗病力,切實搞好環境衛生、消毒、隔離工作,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 (四)實施鵝業產業化工程。因地制宜,由能人帶動,在政府的支持下,實施鵝業產業化工程,即組建龍頭企業,按照“龍頭企業+基地+養戶+科技”的模式,實行統一供應優質苗鵝,統一種草供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產品銷售,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條。這樣,包括鵝病防治在內的整個產業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五)納入政府議事日程,實施“科技+法制”興鵝。作為21世紀朝陽產業的養鵝業,鵝病能否有效控制,不僅直接關系到產業本身的效益,也關系到環境衛生和人民的健康。建議把養鵝業作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政府議事日程,重點解決六個問題。一是狠抓,畜禽傳染病防治法規的落實,促進法制興鵝。二是實行市場準入制把劣質有害產品阻擋在市場之外,促使畜牧業生產向安全衛生方向發展。三是組建鵝業協會,統籌鵝產業工作,使之健康發展。四是擴大新的鵝用生物制品的研制,加大生物制品的生產供應量,以滿足需要。五是加大專業科技人才培養和科普工作力度,提高從業者的科技水平,促進科技興鵝。六是支持鵝業產業化工作,幫助完善產業化功能,以利于產業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和技術措施的落實,實現科技、法規興鵝。 (河南省鄭州市北環路東段馬李莊飼料獸藥院內30號,朱士仁,李克,郵編:450008) 摘自2003年第18期《農村養殖技術》(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