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1.鼓勵投資,實行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低利率貸款、稅收、補貼等經濟政策 為了鼓勵國內外投資者開發農業,1977年6月菲律賓政府頒布了農業投資獎勵法,對于投資于農業的國內外公司,政府給予優惠的獎勵待遇。例如,減免開辦農業公司經費的稅收和農機具設備的進口稅,加速資本設備折舊,優先獲得貸款和外匯,免征擴大再生產的稅收等。自1978年起,菲律賓政府也實施了農業投資優先計劃,優先投資計劃(IPP)是由政府投資委員會(BOT)制定,凡在政府投資委員會登記注冊的農業公司能得到更優惠的稅率獎勵。例如,農業公司用于興建交通運輸設施及其他應由政府負責并屬政府所有的設施的費用,可從農業公司應付稅中扣還,調查和發展計劃及農業管理訓練費用的25%也可從應付稅收中扣除等。在優先投資計劃中也包括農業機械制造企業,凡在政府投資委員會登記注冊的農機制造企業能得到減免稅的獎勵。 實行上述投資獎勵政策后,使流入農業部門的國內外資金有較大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菲律賓農業、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機械國內資本形成總額從1970年的1.79億比索增加到1980年的17.25億比索,提高了8.6倍。 菲律賓政府對農業機械化實行低利率政策。世界銀行低利率CB-IBRD專項貸款中,農業貸款占23%,主要用于興建水利灌溉工程、進口化肥、農藥,以及購置水力發電。還有菲律賓發展銀行、菲律賓土地銀行、農業信貸局和國家糧食局等機構為購置中型的收獲后加工機具提供農業機械化貸款。中央銀行還曾要求各商業銀行將他們的貸款基金25%安排作為農業貸款使用,這對農業機械化也有利。但低利率政策實際上是對菲律賓大農場主使用大型農機具有利。因為貸方總是愿意把貸款給大農場主以減少風險,而小農戶由于使用小機具,生產率低,得不到低利率貸款,只好從非正式金融機構借利率較高的貸款,購置小型農機具更困難些。 菲律賓對農機具的稅收和關稅保持最低的稅率,以便按照國家計劃的要求,為農業機械化和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提供機具。在第二次大戰后,開始曾對四輪拖拉機進口實行免稅。后來根據政府商品價格補貼政策,對進口農機具和設備等征收10%-30%的關稅。一直到1983年10月以前,除了金融局37號通知所規定的一些由國內制造的產品外,對農機具的進口沒有限制。但由于菲律賓外匯的危機,1983年10月后臨時凍結所有的進口,只有中央銀行優先發展的項目除外。進口農機具要在到岸價格125%的基礎上征收10%-50%的關稅和10%的營業稅,因而1984年后農機具進口額顯著下降。菲律賓對化肥、灌溉等投入實施補貼政策,因石油漲價對進口化肥進行價格補貼,1973-1981年政府共發出化肥補貼17億比索,同期內每單位國產化肥的補貼總值相當于國際價格的50%。灌溉的補貼用于補償農民支付國家灌溉制度范圍內的額外關稅。 2.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協作組織,促進農機化發展 農民生存基礎日益弱化,使農民的生活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而且農業技術進步的速度也不是普通農民能趕上的,所以要通過農業協作組織把農民組織起來,提高農民的生產能力。 例如,在興辦小水電過程中采用了電氣化合作社的組織形式,由電氣化合作社向國家貸款負責修建小水電站,發電后逐年償還貸款,這促進了私人興辦小水電的積極性。從60年代末起,逐步發展水稻農業機械化服務業,除了種子生產專業化外,還有化肥或農藥的服務業、農業金融業、大型農業機械租賃業或作業承包業、修理焊接服務業,以及稻谷碾米、干燥與貯藏業等,但這些業務往往被少數有實力的商人(原來的地主)統一控制著。 3.重視農業機械化科研工作,積極參加亞太地區農業機械化科技合作 菲律賓國家農業機械化機構聯合會由農業部負責,農業部副部長任聯合會的主席,農業機械化的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由作物生產局、菲律賓大學、國際水稻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進行。 菲律賓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鑒定推廣工作由菲律賓農業機械化開發署、菲律賓農機試驗鑒定中心負責。菲律賓農業機械化開發署(AMDP)設在菲律賓洛斯賓尼亞大學內,其主要任務是:①協助政府管理農業機械,制定農業機械化的有關政策、戰略與實施農機化計劃;②進行農業機械化系統的社會一經濟領域的研究,如有關勞動力、農業生產力、農業生產等機械化因素;③根據當地條件對農機具和設備進行評定,試驗與改進,研制適用于當地的農機具;④給農業機械廠提供技術援助,為不同的對象傳播農業機械化情報資料。必要時,在產品商品化之前,向當地制造商提出產品的修改建議。菲律賓農機試驗鑒定中心(ANTEC)于1977年成立,也設在菲律賓洛斯賓尼亞大學內,其主要任務是:①制定符合菲律賓使用條件的農業機械質量、性能標準和零配件與維修標準;②建立農機零部件的標準化,以達到零部件的互換要求;③根據新制定的標準,進行室內和田間試驗;④進行機具鑒定、評定機具出售后的服務質量等。 在科研中,注意引進國外科技成果或產品。通過國際水稻研究所從中國引進水稻播秧機、小型收割機、水稻深施肥機、小型沼氣設備,從泰國引進低揚程軸流泵等。對于引進的機具均根據當地的生產條件作一些修改,然后再推廣,如小型收割機、低揚程軸流泵已生產一批并投人生產中使用。 菲律賓通過國際水稻研究所積極參加亞太地區農業機械化科技合作,菲律賓還參加亞太地區農業機械網(RNAM),該網于1977年在菲律賓成立,隸屬于亞太地區經濟和社會協會(ESCAP),而協會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執行機構。目前,參加亞太地區農業機械網的國家有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南朝鮮、伊朗、孟加拉、尼泊爾和中國等國。其主要宗旨是交流制定農機化戰略的經驗、促進本國農機具制造業的發展、傳播情報信息等。 4.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與戰略 在70年代后期,菲律賓農機制造商和銷售商協會通過調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農機企業應促進菲律賓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方針,其主要內容:①通過試驗,研制生產適合菲律賓農業條件的農機裝備;②確保生產的農機裝備有較高的質量,并使購買這些農機裝備的農場主獲利;③協助農場主以合理的價格和付款期限購買農機具;④培訓農機使用者,使其具有一定的操作和維修能力;⑤提供零配件及維修服務等,以使機具能正常運轉。同時,農業部、農機制造商和銷售商協會、國際水稻研究所、菲律賓大學合作,制定出農業機械化政策草案,其要點:①有選擇地實行農業機械化,所采用的農機化技術必須有較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 效益;②制定一個先進的農機制造業的規劃;③確定農機產品銷售后的服務項目和服務網點的分布規模;④農機的共有權和聯合使用;⑤適應地區特點的農業機械的研究;⑥信貸和援助計劃等。 1987年制定的農機化政策與戰略主要包括: (1)農業機械化總政策:主要內容:①發展能促進合理使用勞力或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農業機械化技術;②支持本國生產適用的農機具;③鼓勵農村工業的發展,以增加農村的就業機會;④進一步發展作物收獲后的加工技術等。 (2)農業機械研究開發戰略:主要內容有:①優先研究開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用于農工聯合企業的機具設備;②農業機械的研究開發由國家網絡系統承擔并制度化,農業機械化發展計劃由工程和農業工業化技術學院負責;③進行各省和地區的需求量調查;④農機具的開發著重于選、改、創;⑤研制的新機具由農機廠生產,國家網絡系統加以推廣。 (3)農機制造、供應與銷售戰略:主要內容:①通過融資、調整稅率等措施鼓勵國產農機的生產;②建立農機廠聯系體制,相互供給原材料,鼓勵合作制造。 (4)農業機械化融資和信貸戰略:主要內容:①對制造廠和銷售商給予優惠貸款;②建立專業信貸基金。(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