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浙江省德清縣現代林業帶動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 編者按:德清縣現代林業帶動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國務院和省部領導的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日前在中國農林水利工會調查組的調查文章《現代林業帶動新農村建設的成功典范——關于浙江省德清縣現代林業發展狀況的調查》上批示:“請中農辦和國家林業局閱研,應借鑒其經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的批示是:“德清縣大力推進現代林業發展,將綠山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這對我省類似地區加快發展現代林業,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同時,國家林業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有關領導也先后作出批示。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文友對此專門作出批示:“回良玉副總理對德清的林業工作和新農村建設工作作出批示,給予肯定,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回副總理和國家林業局領導以及省領導的批示精神,進一步深入總結完善原有的做法和經驗,并不斷發展、提高,在全市推廣。” 當前,我市正大力推進省級新農村實驗示范區建設,為了迅速及時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省部和市領導的批示精神,本報今天特刊出記者深入基層采寫的長篇通訊《讓綠山青山變金山銀山》,推介德清的成功經驗,以期借鑒,從而全方住加快我市共建省級新農村實驗示范區的步伐。 一支小竹筍,做成了一片大產業,讓一個42萬人口的縣人均年受益733元;一聲“山伢兒”,叫響了半個中國的市場,讓德清走進了千家萬戶,值得稱道,令人深思。今天,德清人用“山伢兒”向人們再次證明:現代林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舉足輕重,大有可為。 早園筍、花卉苗木、竹木加工、生態旅游…這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好比是德清現代林業中一條用生態線穿起來的“項鏈”,她必將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熠熠生輝。 一支小竹筍 挺起大產業 盛夏時節,記者走進了擁有7000多畝早園竹的郭肇村。 白墻黑瓦掩映在竹海中,濃密的竹葉下不時可見農戶在翻地除草施肥。 “早園筍覆蓋新技術,使原來單一的春季出筍提前到秋、冬、春三季,而投入產出提高到1:7.5,”村黨支部副書記施法忠介紹說,“碰上筍價行情好時,0.5公斤筍可賣到十多塊錢,對竹農來說,這是一大筆收入。” 正是這個季節性的差異,讓廣大筍農嘗到了甜頭。如今,全村人基本實現依靠早園筍吃飯。該村上窯自然村的黃冬梅在今年春節共挖筍100多公斤,3天時間的收入就有1200多元。她告訴記者,這還不算多的,最多時一天就可收入一兩干元。 現在,“冬天的春筍”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的農貿市場都能看到。縣林業局林業產業科科長劉振勇說,筍農為了讓早園筍走俏市民餐桌,熱情的德清人還給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山伢兒”。 一年四季有筍吃,總有筍價賤的時侯,于是,在早園筍后期加工以及深加工上,專門的企業出現了。它有效地提高了后期筍的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使筍農在筍多價賤的時候照樣有好收成。 如今,全縣早園筍面積已經達到10萬多畝,總產值3.6億元,實現農民純收入2.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人733元,占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9.8%。 畫外音“技術+市場+合作社+加工廠”的發展模式,不僅促使德清早園筍拉長了產業鏈,而且推動了竹木加工業如雨后春筍般地成長,至今已形成了竹膠建筑模板、竹制工藝品和竹制地板為主導產品的較完善的竹加工產業。目前,全縣擁有竹木加工企業160多家,約有2.4萬人在竹木加工企業中務工,占全縣農村總人口的78%,農民務工總收入達1.92億元。尤其是德華木業的“兔寶寶”牌貼面板成為中國貼面板材行業首家上市企業。 生產園區化 土地多生金 六月莫干山下,萬畝現代林業園區內一派郁郁蔥蔥。 沿著新修的柏油路,記者走進了德清陽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帶我們走進生產車間,如同進了工廠一樣,準備、繁育、培育、成品、包裝等環節井然有序。在公司的大棚里,上萬盆“哈娃蒂女貞”苗已長出了大小相仿的葉片,棚外成排的紅葉石楠已長成一人多高…… 如同工業企業要研發產品一樣,公司也根據市場變化,生產一批、儲備一批。這個集研發、生產與示范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處處透著新意。正是產品和管理的創新,使陽光園藝的利潤率超過40%。 與陽光園藝一樣陽光燦爛的還有五彩紅楓、天藝園林、香溢生態園、德華速生楊等7家苗木生產企業。但更值得欣喜的是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給當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五四村黨支部書記孫國文算過一筆賬:以一個農戶2畝地計算,如果自己種糧食,每畝可收400公斤稻谷,當時每50公斤價格69元,一年收入是552元,2畝為1104元。種田的成本,包括農藥、種子、耕地等每畝300元,2畝共600元。這樣純收益僅為502元。還不包括自己的人工勞動投入。而出租土地,每畝為400元租金,2畝就是800元。這樣一比較,租出去要比自己種高出300元。 他說,以前農民靠種山沖田,一年苦干下來,每畝地不過幾百元錢的收益。現在,村里100%的土地出租了,農民的生活水準卻大幅度提升了。這關鍵是,村民除了收一定的土地租金之外,還可以到基地上打工,一塊地如今得了兩份收益。 在仙人掌基地,記者碰到了在這里打工的村民李秋法。今年54歲的李秋法現在基地打工,每月有六七百元的收入,再加上他家有4畝土地出租,每畝年租金為400元,這比種田要合算得多了。 山沖田雖租出去了,但這些植物是在盆中種植,實行的是國際最先進的無土栽培容器育苗技術。“這樣一來,即使將來土地收回了,照樣可以種可以耕,土地的性質并沒有破壞。”孫國文說,生產園區化,土地多生金。 畫外音在園區的輻射帶動下,德清縣的花卉苗木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縣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其中有一定生產經營規模的花木企業38家,苗木大戶40多家,并推動全縣將近30多萬畝土地的扭轉。 花卉苗木產業快速推進,不僅給農民帶來了租金,而且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據悉,去年,僅五四村就有650多人長期或者季節性在園區里務工,年務工收入達到140多萬元,此外,園區各企業還要支付當地農戶土地租金260多萬元。 “青山”留住了 “金山”更誘人 抬眼是林浪翻騰、滿目翠綠;俯首是奇花異草,爭奇斗艷;響徹耳際的是蟬鳴鳥唱,悅耳動聽…? 走進莫干山山腳的何村村,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村民王桂榮家緊傍著村民公園。他向記者這樣描述著自己的居住環境:“腳跨出去就是村民公園,環境好,空氣好,還有各種健身器材,可以去鍛煉鍛煉。” 青山更打動著人們的心。前不久剛從韓國考察回來的村黨支部書記陳永平頗有感觸地說:“韓國的村莊,基本是一個村做大一個產業的,主攻一個品種。何村林木蔥郁,有全縣最大的茶葉基地,適合生態休閑,我們計劃把村里的森林旅游做好。” 他還說,通過這種方式的結合既促進了農戶生產與生活、農田與庭院的緊密聯系和良性循環,又實現了家居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生活環境生態化。 村民老江就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他在村口的農家樂自開張以來,生意興旺,一年不到的時間凈收益就達到10萬元。他說,農家樂不僅讓青山變成了金山,而且還能讓許多家庭婦女利用空閑時間加工生產小筍干、筍豆等特產進行銷售,增加了農戶家庭收入。 畫外音這些年來,德清已經完成了24個綠化示范村建設,通過向上級積極爭取,還申請到了國債小型生態公益林建設項目。并對全縣環境差、森林覆蓋率低、群眾改善環境愿望強烈的10個村實施了小型生態公益林建設。全縣村莊環境的整體質量提高了,人居環境美化了,人們生財的渠道也豐富起來了。依靠山林興辦的農莊和農家樂遍地開花,去年全縣僅森林資源旅游收入就達到1.44億元。(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