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穗莧介紹
別名:
科、屬:【莧科】,【莧屬】
拉丁名、英文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 Linn.
特征形態:高20~80cm,有時達1.3m;莖直立,粗壯,淡綠色,有時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常 5~12cm,寬2~5cm,先端銳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或以后下垂,直徑2~4cm,由多數穗狀花序形成,頂生花穗較側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鉆形,長4~6mm,白色,先端具芒尖;花被片白色,有1淡綠色細中脈,先端急尖或尖凹,具小突尖。胞果扁卵形,環狀橫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近球形,直徑1mm,棕色或黑色。 紅莖種:葉大而先端尖或鈍尖,葉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也有的全株為紅色。前期生長快,后期生長較慢,開花早,產量與綠莖種相似或略低。在我國北部各地,繁穗莧多為綠紅兩種混生,除顏色不同外,其他形態和習性都相同。
分布產地:國內分布:我國各地栽培或野生。國外分布:全世界廣泛分布。湖北分布:宣恩,咸豐,鶴峰,利川,建始,巴東,宜昌,興山,竹溪,保康
生長特點: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曠野、荒地、田邊、溝旁、河岸等處。花期7~8月,果期8~9月。種子繁殖。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繁穗莧是由南美的野生莧經栽培訓化選育出的優良籽莧栽培種,至今已有六千年的栽培歷史,十九世紀末期由印度傳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