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2004~2005年是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大幅度下滑的年份,也是藥材種子、苗木(以下簡稱種苗)市場跌入谷底的時期。2006年我國藥材市場將走向何方?是繼續低迷,還是全面復蘇?這是廣大藥農和藥商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此,筆者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2006年將是我國藥材種苗市場躍出谷底的一年,是全面復蘇的一年,也是產銷兩旺的一年。 據筆者調查,2006年的藥材種苗市場出現的新變化將突出體現以下四個特點,點評如下,僅供藥界同仁參考,不當之處請不吝指正。 一、熱起來 藥材種苗市場在沉寂了二年之后,在2005年底和2006年初悄然發生了變化。先是從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十余個省區開始,打破沉寂局面,有動銷跡象,之后逐漸熱起來,進入2006年,銷售熱升溫。“三北”藥材種苗市場的銷售熱浪,逐漸波及到西南、華中、華東、華南等許多省區。在全國各地的藥材種苗市場上,關注種苗的品種、數量、質量、價格的農民和經銷商多了起來;一些資金雄厚的莊家大戶開始大量囤積暢銷價升和緊缺的種苗;一些早已停業、廢業的種苗經營專業戶又重操舊業,投入資金,擴大經營規模;到種苗市場探盤問價,籌劃2006年藥材種植的農民絡繹不絕;許多省市縣的農業科技部門、藥材信息部門和種苗公司聯合舉辦技術學習班,請專家和專業人員講授藥材種植技術,已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來學習的農民比往年增多。據有關媒體報道,進入2006年后,從北方到南方,通過鐵路、公路、郵政、物流等運輸部們交付的藥材種苗數量驟然增加,增幅在50%左右,由于現有運力不足,一些運輸公司不得不增加車輛以滿足各地種苗運輸的需求。以上種種跡象表明,2006年新一輪藥材種苗銷售熱拉開了帷幕,隨之而來的便是2006年新一輪藥材種植熱。 二、動銷早 往年,在全國各地的藥材種苗銷售市場上,一般在春耕前的一個多月才開始動銷,這次則不同,早在2005年秋季之后,“三北”地區的藥材種苗市場就開始動銷了。動銷初期入市人員不多,銷售量平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入市人員與采購量與日俱增,進入2006年后各地市場藥材苗木購銷呈現火爆場面,高潮迭起,熱浪此起彼伏。藥材種苗動銷早、購銷熱這一市場新變化,使許多藥商甚至業界資深人士所始料不及,這一新動向不但引起了中藥界多商的密切關注,更引起我國高端經濟研究人士的高度重視。 三、銷量多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藥材種苗市場不但動銷早,而且銷售量也大于前兩年。據對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安徽、陜西、山西等“三北”地區的幾處藥材種苗市場的走勢調查,銷售量、銷售額分別較前兩年增長35%和43%,為歷年所少見。其中,2004~2005年連續2年貨源短缺、價格上揚的藥材品種的種苗銷量居其它類品種之首,如:甘草、黃芩、黃芪、遠志、山藥、白術、板藍根、龍膽草、北五味子、王不留行、人參、菟絲子、北沙參、牛蒡子、桔梗、柴胡、防風、白芷、當歸、丹參、遼細辛、紅花……。由于大貨走動加快,批量成交增多,零星交易頻繁,加之庫存空虛,導致不少品種脫銷斷檔,甚至出現爭購現象。 四、價格漲 “物以稀為貴”,這是市場經濟的一條永恒的定律。在各地藥材種苗市場上,由于一些品種的熱銷搶手已經斷檔,拉升價格不斷上漲,漲幅較大。在全國各地藥材種苗市場上,價格普遍上漲是大趨勢,其中50個重點種苗的平均價格已經上漲30%以上,部分品種漲幅已經高達1~5倍,甚至超出該藥材市場售價的5~10倍。由于種苗短缺,已引起不少莊家大戶囤積和炒作,他們由探盤藥材而轉向探盤種苗,以謀取暴利。據調查了解,以下藥材種子漲幅較大,有:北五味子由上年(下同)的50元(千克價,下同)上漲至95~100元;白術由20~22元,上漲至90~93元;板藍根由3~4元,上漲至5~6.5元;黃芪由10元,上漲至20元;桔梗由15元,上漲至25元;黃芩由35元,上漲至45元;紅花由28元,上漲至43元……。此外,丹參、人參、瓜蔞、山藥、旱半夏、三七、玫瑰、知母、防風、藿香、薄荷、柴胡、遠志、龍膽草、遼細辛、絞股蘭、羅布麻、百合、穿山龍、菟絲子等一些種子的價格都在上漲。與此同時,許多藥材種苗和苗木的價格也在同步上漲,如:北五味子苗每株(下同)由0.5元上漲至1.2元;刺五加由0.6元,上漲至1元;關黃柏由1.5元上漲至2.5元;野菊花由0.1元上漲至0.2元;銀杏由2.3元上漲至3元;杜仲由2元上漲至3元;厚樸由2.4元上漲至3.5元;仁用杏由3元上漲至4元;枸杞由1.5元上漲至2元……。 2005年底至2006年,我國各地區的藥材種苗市場緣何躍出低谷、銷售趨熱、價格攀升?據筆者調查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是價格拉動。2004年我國中藥材市場疲軟,銷售不暢,價格下降,很多藥材產區的藥農棄藥種糧。2005年藥材市場開始復蘇,300多種常用中藥材的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一些品種漲幅高達1~3倍,畝效益是普通糧食作物的3~5倍。在藥材價格大幅上漲的拉動下,一些農民決定在2006年增加藥材種植面積,從而激活藥材苗木市場的復蘇。 二是結構調整。自2004年起國家鼓勵農民種糧,免收各種賦稅,并給予補貼,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擴大了糧食種植面積,導致全國藥材種植面積縮減約50%以上。2005年由于糧食及油料作物豐產增收,一些農產品供大于求,糧食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價格開始下滑,致使農民種1畝普通糧食的純收入只有200~300元左右,而種藥材每畝純收入可以達到1000元左右。農民通過成本核算后得出的結論是:種藥材比種糧食收入多,于是2006年各地農村種植結構悄然發生了變化。據“三北”地區農村經濟調查隊的一項農村種植結構意向抽樣調查顯示,有約25%的農民要擴大藥材種植面積;有20%的農民要棄糧種藥材。藥材種植面積的增加,勢必拉動藥材種苗需用量的大幅增長,導致種苗價格上漲。 三是政府支持。各地政府為鼓勵農民種藥材多增收,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并在政策、資金、科技(GAP)、銷售和信息等許多方面給予引導和幫助,并協助藥農與有關藥廠、藥企、藥市和藥商以及外貿部門簽訂“農業訂單”,讓藥農吃“定心丸”,無后顧之憂,刺激了擴種。 面對2006年各地出現的藥材種苗銷售熱和擴大藥材種植面積這一市場新變化,業內人士喜憂參半。農民擴大藥材種植面積,提高藥材產量,滿足市場需求,增加收入,應該予以支持和鼓勵。但也必須看到,生產經營藥材同其它商品一樣,同樣蘊藏市場風險,業界有一句警言“多了是草,少了是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藥農應該接受種藥材盲目發展、一哄而上、價低爛市、甚至有些藥農傾家蕩產的慘痛教訓。在新一輪藥材種植熱到來之時,藥農應該多一份理智,少一份盲從,在搞好市場調查,看準市場,看準行情,簽訂真實可靠的“農業訂單”之后,再謀劃種植,以防重蹈藥賤傷農的覆轍。(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