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介紹
別名:紫荊
科、屬:【豆科】,【紫荊屬】
拉丁名、英文名:Cercis chinensis
特征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米。叢生,樹皮幼時暗灰色、光滑,老時粗糙呈片裂。單葉互生,全緣,近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心臟形,表面光滑有光澤,葉主脈掌狀,5~7條,背面隆起。為莖花植物,4月先葉開花,紫紅色,4~10朵簇生于枝條或老干上。果期8~9月,莢果扁平。變種白花紫荊(cv.alba),花白色。
分布產地: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陜西、河南、甘肅、廣東、云南、四川等省。
生長特點:為暖帶樹種,較耐寒。喜光,稍耐陰。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濕。萌芽力強,耐修剪。
主要價值:紫荊先花后葉,花形如蝶,滿樹皆紅,艷麗可愛,葉片心形,多叢植于草坪邊緣和建筑物旁,園路角隅或樹林邊緣。因開花時,葉尚未發出,故宜與常綠之松柏配植為前景或植于淺色的物體前面,如白粉墻之前或巖石旁。
培育技術: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法,而以播種為主。播前將種子進行80天左右的層積處理;春播后出芽很快。亦可在播前用溫水浸種1晝夜,播后約1個月可出芽。在華北一年生幼苗應覆土防寒過冬,第二年冬仍需適當保護。實生苗一般3年后可以開花。移栽一般在春季芽未萌動前或秋季落葉后,需適當帶土球,以保證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