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花薯藤介紹
別名:
科、屬:【旋花科】,【番薯屬】
拉丁名、英文名:Ipomoea aculeata Bl.
特征形態:藤本,葉干后薄紙質,卵形至圓心臟形,長5-14厘米,寬3-10厘米,頂端長漸尖,具小短尖頭,基部心形,全緣或淺波狀,或有1-2個銳尖角,兩面被短柔毛,有時近于無毛,側脈5-6對;葉柄細長,長3-8(-10)厘米,有時有幾枚小尖刺。聚傘花序腋生,1至數朵花,總花梗短而粗壯,長4-15毫米,被短柔毛,花梗長1.5-2厘米,圓柱形或有棱,向上稍增粗,近無毛,花蕾時彎曲,花開時伸直,而后又彎曲,結果時棒狀;萼片薄革質,寬橢圓形至圓形,頂端圓,具小短尖頭,外萼片長1.5-2厘米,有時疏被短柔毛,內萼片稍短,長1.2-1.8厘米,邊緣較薄;花冠高腳碟狀,長12-17厘米;雄蕊和花柱稍伸出;花絲長約2厘米,著生于花冠管的喉部,基部被毛;子房無毛。蒴果包藏于宿萼內,卵球形,具花柱基殘留而成的小短尖頭,約高1.5厘米,2室,4瓣裂,裂瓣多少撕裂狀。種子4,長6-8毫米,密被灰褐色長綿毛。
分布產地:產廣東海南島。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也有。
生長特點:生于海拔150-1190米的林內,不常見。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