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爬藤介紹
別名:走游草
科、屬:【葡萄科】,【崖爬藤屬】
拉丁名、英文名: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Planch.
特征形態:常綠或半綠木質藤本。小枝和葉柄均有短剛毛;卷須有數個分枝,枝端有吸盤,具粘性。掌狀復葉,小葉(3-5片,菱狀倒卵形,長1.5-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鈍形,邊緣有疏小銳齒,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有柔毛;葉柄細長,紅色,有毛。傘形花序腋生,具細長的梗;花小,綠色;花萼和花瓣均數;雄蕊與花瓣同數;花盤著生于子房基部;花柱短,柱頭發裂。果實球形或倒卵形,長約5毫米。花期6-8月,果期10月。
分布產地:產甘肅、海南、福建、臺灣、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生長特點: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陰,在較強散射光下亦能生長,有一定耐旱能力。
主要價值:與爬山虎相比,巖爬藤葉小,莖纖細,枝葉覆蓋性也不及爬山虎,但用于裝飾性綠化,崖爬藤則顯得小巧玲瓏,姿態秀麗,可用于墻垣,籬欄、山石、樹干等的裝飾性綠化或試用作室內庭園的垂直綠化材料。
培育技術:播種、壓條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