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苦竹介紹
詳細仙居苦竹的別稱:,拉丁名:Pleioblastus hsienchuensis Wen。仙居苦竹竿高5米,粗2—3厘米,中空較小,節下方具白粉,竿環隆起,籜環具木栓質殘留16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而延伸,基部圓,多少有點偏斜,兩而均無毛,或僅葉下表面基部有毛,次脈5或6對,小橫脈明顯;葉柄長2—5毫米。花枝未見。 筍期 6月。 物。籜鞘綠色,厚紙質,背部被極稀疏細刺毛,以后幾無毛,有白粉,基部密一圈刺毛,邊緣無纖毛,先端狹尖;籜耳發達,呈鐮狀,長約達7毫米,寬1—2毫米,或可更寬,邊緣具較密勁直的縫毛,縫毛長10-15毫米,呈放射狀排列;籜舌截形乃至呈筆架狀,中部凸起;籜片狹帶狀,竿下部者外翻,長約為籜鞘的1/3,兩面均具微毛,兩邊緣具均勻細齒。末級小枝具3或4(5)葉;葉鞘長約4厘米,無毛或具細微毛,被白粉,縱肋和小橫脈明顯;葉耳卵狀至橢圓狀,邊緣具放射狀排列直而先端微屈的縫毛,其長達 13毫米;葉舌高約1毫米,拱形,被白粉,邊緣生細纖毛;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7—。仙居苦竹生于山坡或平原。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仙居苦竹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