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患子介紹
別名:無患子
科、屬:【無患子科】,【無患子屬】
拉丁名、英文名:Sapindus mukorossi
特征形態:落葉喬木,高達20米。枝開展,樹冠廣卵形或扁球形。樹皮灰白色,平滑不裂。小枝淡黃色,無毛,有無數小皮孔。芽2個疊生。偶數羽狀復葉,小葉8~14枚,互生或近對生,卵狀披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不對稱,全緣,薄革質,無毛。5~6月開花,圓錐花序,頂生,花黃白色或帶淡紫色。核果近球形,9~10月果熟,熟時黃色或橙黃色。種子球形,黑色,堅實。
分布產地: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越南、老撾、日本、印度也有。為低山、丘陵及石灰巖山地習見樹種,垂直分布在西南可高達2000m左右。
生長特點: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略耐寒。適應性強,對土壤的要求不嚴,酸性土、微堿性土或堿性土均能適應,但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深根性,抗風力強。萌芽力弱,不耐修剪。
主要價值:無患子樹冠開展,枝葉稠密,秋葉金黃,頗為美觀。是優良的庭蔭樹和行道樹。孤植、叢植在草坪、路旁和建筑物旁都很合適。若與其它秋色葉樹種及常綠樹種配植,更可為園林秋景增色。
培育技術:用播種法繁殖,秋季果熟時采收,水浸漚爛后搓去果肉,洗凈種子后陰干,濕沙層積越冬,春天3、4月間播種,條播行距25cm,覆土厚約2.5cm。每畝播種量50~60kg,種子發芽率65~70%。播后約30~40天發芽出土。當年苗高約40cm。移栽在春季芽萌動前進行,小苗帶些宿土,大苗須帶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