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嫁接苗介紹
別名:
科、屬:【薔薇科】,【桃屬】
拉丁名、英文名:Peach
特征形態:桃樹的樹體結構比較簡單,整形也比較容易。根據其喜光性強的特點,生產中常用的樹形,多為開心形而沒有中心領導干的杯狀形、改良杯狀形、兩主枝自然開心形、三主枝自然開心形以及Y宇形等。桃樹的樹冠構成,一般只分為主干、主枝、側枝及各類枝組。主、側枝是構樹冠的骨架,其上著生結果枝組。根據結果枝組體積大小的不同,可分為大、中、小型結果枝組。大、中、小型結果枝組,修剪時可根據品種特性和空間大小,進行配置,以充分發揮品種的生產潛力,并充分利用空間。
分布產地:桃在我國栽培歷史長,分布區域廣,其中以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北京、陜西、山西、甘肅、河南、貴州等地栽培較多。桃在栽培上有早結果、早豐產、早收益等優點。桃耐旱力強,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而且易管理,易獲高產。因此,桃栽培較為普遍。 我國桃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栽培經驗。在栽培技術方面,先后創造了許多高產穩產田,一些管理較好的桃園能穩定保持畝產在2500公斤左右的水平。
生長特點:桃樹是落葉小喬木,干性較弱,中心主干維持年限短,栽培上多采用開心形。樹冠高4-5米,樹冠直徑依密植程度而異,一般為6米左右。 桃樹生長較快,栽植后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枝梢生長旺盛,一年可抽生3次新梢,二次梢也可形成花芽,開花結果。4-5年即可進入盛果期。由于結果早,盛果期可維持10-15年,樹的壽命較短,大多在20-25年。 桃樹結果枝是由新梢上的腋芽分化花芽而形成,為一芽一花。著果的多少和果實的品質與栽培條件密切相關。我國南方栽培的早熟早桃,常因熟期正遇梅雨期,地下水及空氣濕度均高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桃樹(25張)桃樹喜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長。栽培時選擇高燥的砂質土壤或礫質土壤為宜,對于地下水位較低、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黏性土壤也可栽培。 桃樹喜光性強,在自然條件下,其中心始終沒有中央領導干,而保持開張的樹性,因此,在栽培條件下整形時,也應不違背其自然特性,采用受光良好的單層低冠樹形,如杯狀形、開心形等。自然生長的桃樹,枝條密集,光照不良,結果面積小,產量低。從生產中看到,5年生以前不進行修剪的桃樹,因其樹冠尚小,枝條較少,通風透光良好,結果可能尚好,但6年生以后,樹冠逐漸增大,枝量增多,通風透光不良,產量便會逐年降低。而整形修剪合理、樹體結構良好的桃樹,則產量逐年上升,而且質優、穩產。 桃根中含有苦杏仁甙,此物質在腐爛分解時產生氰氫酸,能對幼樹根部產生毒害作用,使其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故桃樹忌重茬栽培,新栽桃樹宜選新地。但若必須連作亦應在老樹淘汰后行休閑耕作2—3年或采用挖大栽植坑換土的辦法以保證幼樹的正常生長。 總之,桃樹生長快,結果早,栽培容易。樹性喜陽光,耐干燥,而忌陰濕和不良排水條件。桃產量高,結果早。因此,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肥培水平對種桃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價值:桃樹的品種除了采果品種外,亦有觀花品種,早春盛開,嬌艷動人,是優美的觀賞樹。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干、制罐。果、葉均含杏仁酣,干全株均可入藥。 也常用于園林綠化的一種樹種,喜陽,耐旱對土壤要求不高,最好為肥沃土壤,常用于園林觀賞,小區,園林,學校,事業單位,工廠,山坡、庭院、路邊、建筑物前。
培育技術:桃樹是喜光樹種,分枝力強,生長快,如管理不周,容易徒長,影響光照、引起枯枝空膛,結果外移,造成樹勢早衰,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抓好與修剪相關的措施,特別是夏剪十分重要。 桃樹壽命較短,生性怕水淹,生長期要注意排水防澇。不可栽植于低洼、積水的土地。家庭栽植桃樹,也要注意防止積水,做到不干不澆水,澆水必澆透。 春季發芽前,修剪枝條,以集中養份,結出碩大甘甜的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