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介紹
別名:檀香
科、屬:【檀香科】,【檀香屬】
拉丁名、英文名:Santalum album
特征形態:常綠寄生小灌木。樹皮褐色,粗糙或縱裂。葉對生,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楔形,全緣,無毛;葉柄短。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和頂生;花小,多數始為淡黃色,后變為深紫色;花被管鐘形,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有4個蜜腺生于花被管中部;雄蕊4,與蜜腺互生。核果球形,成熟時黑色。種子圓形,光滑,有光澤。
分布產地:主產印度、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我國臺灣、海南、云南南部有栽培。
生長特點:暫無
主要價值: 檀香自古以來便深受歡迎,從印度到埃及、希臘、羅馬的貿易路線上,常見蓬車載滿著檀香。許多古代的廟宇或家俱,都是由檀香木所做,可能是檀香具有防蟻的功能。
檀香的焚香需求量不少于檀香木,檀香獨特的香味,具有安輔作用,對于冥想很有幫助,因而廣泛被用在宗教儀式中,特別是印度和中國,對檀香的需求量至今絲毫不曾減少。檀香也是香水中常用的原料。
家具用材。香木名。又名旃檀。質堅硬。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皆有清香,而白檀為勝。可制小匣和折扇等,即檀香匣、檀香扇,裝飾以燙畫、刻花,是精制的工藝美術品。
培育技術: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