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沙參介紹
詳細臺灣沙參的別稱:,拉丁名:Adenophora morrisonensis Hayata。臺灣沙參植株有橫走的莖基分枝,其上有互生的膜質鱗片。莖單生或數(shù)支發(fā)自一條莖基上,不分枝或有時于中部分枝,高10-30厘米,無毛或疏生硬毛。基生葉卵狀三角形,基部近于平截形;莖生葉互生,無柄,但下部的葉有長達1厘米的葉柄,條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長3-8厘米,寬0.4-2.5厘米,邊緣具鈍頭的深刻鋸齒或三角狀鋸齒,兩面無毛或疏生短毛。花單朵頂生或數(shù)朵集成假總狀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圓錐狀花序。花梗細長,長1.5-3厘米;花萼無毛,筒部倒卵狀圓錐形,裂片長鉆形,長10-15毫米,基部寬1-1.5毫米,邊緣有多對細齒;花冠大,寬鐘狀,長2.8-3.5厘米,裂片卵狀三角形,占花冠1/3長;花盤環(huán)狀,不足1毫米長;花柱比花冠短數(shù)毫米。蒴果球狀橢圓形,長1厘米,直徑6毫米。種子黃棕色,橢圓狀,有一條翅狀棱,長約1.3毫米。。臺灣沙參生長于海拔2,500米至3,000米的地區(qū),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臺灣沙參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