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疏介紹
別名:溲疏
科、屬:【虎耳草科】,【溲疏屬】
拉丁名、英文名:Deutzia scabra
特征形態:落葉灌木,高達2.5米。樹皮片狀剝落,小枝中空,紅褐色,幼時有星狀柔毛。葉對生,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緣有不明顯的小刺尖狀鋸齒,兩面有星狀毛,粗糙。5~6月開白色或略帶粉紅色的花,直立圓錐花序。蒴果近球形。果10~11月成熟。常見栽培的有:①重瓣溲疏(cv.plena)。葉具圓鈍細鋸齒。花蕾外有紅暈,花重瓣,開放后花瓣白色,外輪花瓣外面染淡紫紅色。②壯麗溲疏(D.× magnifica),為雜交種,株高2米以上。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卵形。花重瓣,純白色。
分布產地:產我國長江流域各省(浙江、江西、安徽南部、江蘇、湖南、四川、貴州);日本亦有分布。
生長特點: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但耐寒。耐旱,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喜富含腐殖質,PH值6~8的土壤。性強健,萌芽力強,耐修剪。
主要價值:溲疏初夏白花滿樹,潔凈素雅,其重瓣變種更加美麗。國內外庭園久經栽培。宜叢植于草坪、路邊、山坡及林緣,也可作花籬及巖石園種植材料。花枝可供瓶插觀賞。
培育技術:可用扦插、播種、壓條、分株等法繁殖。扦插極易成活,6、7月間用軟材插,半月即可生根;也可在春季萌芽前用硬材插,成活率均可達90%。播種于10~11月采種,曬干脫粒后密封干藏,翌年春播。撒播或條播,條距12~15cm,每畝用種量約0.25kg。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后蓋草,待幼苗出土后揭草搭棚遮蔭。幼苗生長緩慢,1年生苗高約20cm,需留圃培養3~4年方可出圃定植。溲疏在園林中可粗放管理。因小枝壽命較短,故經數年后應將植株重剪更新,這樣可以促使生長旺盛而開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