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酸蘞藤介紹
詳細四川酸蘞藤的別稱:,拉丁名:Ampelocissus butoensis C. L. Li。四川酸蘞藤半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嫩時被稀疏蛛絲狀絨毛,以后脫落。卷須2叉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3小葉,中央小葉卵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8厘米,寬2-6.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常羽狀2-3深裂,不分裂者邊緣有5-10個粗鋸齒,側生小葉卵圓形,長2-6.5厘米,寬1.5-5.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極不對稱,邊緣常2-3羽狀深裂,不裂者外側邊緣有5-7個粗鋸齒,上面綠色,嫩時被稀疏白色蛛絲狀絨毛,以后脫落幾無毛,下面淺綠色,脈上被稀疏短柔毛;側脈3-5對,網脈不明顯突出;葉柄長1.5-6厘米,中央小葉柄長0.5-2.5厘米,側生小葉柄長0.3-1.5厘米,無毛或上部被稀疏短柔毛。花序與葉對生,復二歧聚傘花序,基部分枝為一卷須;花序梗長4-4.5厘米,幾無毛;果梗長5-7毫米,無毛;果實倒卵橢球形,長0.7-1厘米,寬0-6-0.8厘米,有種子2-3顆;種子長橢圓形,頂端近圓形,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延長呈狹橢圓形,下部略比上部寬闊,表面有鈍棱突起,上部種脊突出,腹部中棱脊突出,兩側洼穴呈溝狀,從基部斜向上達種子頂端。果期8月。。四川酸蘞藤生山坡蔭處,海拔約1250米。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四川酸蘞藤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