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變豆菜介紹
別名:
科、屬:【傘形科】,【變豆菜屬】
拉丁名、英文名:Sanicula giraldii Wolff
特征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莖短,直立或斜生,側根細長。莖1—4,直立,無毛,有縱條紋,上部有分枝;~多數,腎圓形或圓心形,長2—6厘米,寬3—10厘米,掌狀3—5裂,中間裂片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無柄或有長1—2毫米的短柄,基部楔形,頂端邊緣通常3淺裂,裂口深0.5—1厘米,側面裂片深2裂,內裂片的形狀、大小同中間裂片,外裂片略小,所有的裂片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邊緣有不規則的重鋸齒;葉柄長5—25;厘米,柔弱,基部有寬膜質鞘;莖生葉有短柄,著生在分枝基部的葉片無柄,掌狀分裂,裂片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重鋸齒或大小不等的缺刻;ㄐ2—4回分叉,主枝伸長,長10—20厘米,分叉間的傘梗長0.5—4厘米;總苞片葉狀、對生、不分裂或2—3淺裂;傘形花序2—4出,傘輻長0.5—2厘米;小總苞片細小、卵狀披針形,長1—1.2毫米,寬0.5—0.7毫米,有1脈,小傘形花序有花6—7,雄花3—5,花柄長約1毫米,通常略短于兩性花;萼齒卵形、長0.5毫米、寬0.3毫米、頂端有短尖頭;花瓣白色或綠白色、寬倒卵形、長約1毫米,寬0.4—0.8毫米,頂端內曲;花絲與花瓣等長或稍長,兩性花通常3,萼齒和花瓣的形狀同雄花;花柱長于萼齒2—3倍,向外開展。果實卵形至寬卵形,長2—2.5毫米,寬2.5—3毫米,無柄或有1毫米長的短柄,表面有鉤狀皮刺,皮刺金黃色或紫紅色;油管不明顯;ü5—9月。
分布產地:國內分布:產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四川、西藏等省區。生長在海拔1500—2900米的山坡林下、路邊、溝邊等處。模式標本采自陜西首陽山。國外分布:朝鮮也有分布。
生長特點: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