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刁柏介紹
詳細石刁柏的別稱:蘆筍、露筍,拉丁名:Asparagus officinalis。石刁柏根初生根:種子萌發時形成,纖細,壽命僅幾個月。 貯藏根:(肉質根)由地下莖節上發生的條狀根,直徑4~6mm,壽命長,起著運輸及貯藏養分的作用 吸收根:貯藏根上發生的纖細根,每年更新。 根的發育與分布: 發育次序:初生根—肉質根—吸收根 分布:蘆筍是深根性植物。大部分根群分布于1~2m內,最長可達3m,根的側向分布半徑90~120cm,最大可達1.5~1.9m,吸收能力極強。 蘆筍根系特征:蘆筍莖分地下莖和地上莖,各有不同的功能。蘆筍為須根系,由肉質貯藏根和須狀吸收根組成。肉質貯藏根由地下根狀莖節發生,多數分布在距地表30厘米的土層內,壽命長,只要不損傷生長點,每年可以不斷向前延伸,一般可達2米左右,起固定植株和貯藏莖葉同化養分的作用。 肉質貯藏根上發生須狀吸收根。須狀吸收根壽命短,在高溫、干旱、土壤返鹽或酸堿不適及水分過多、空氣不足等不良條件下,隨時都會發生萎縮。蘆筍根群發達,在土壤中橫向伸展可達3米左右,縱深2米左右。但大部分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內的耕作層里。莖 的嫩莖為產品器官,嫩莖產生的數量及質量取決于鱗芽的數量及發育的狀況。而鱗芽的數量和質量取決于地下莖的發育狀態,鱗芽發育生長,嫩莖形成,依賴于肉質根中積累的養分。但肉質根貯藏養分的多寡取決于上年地上部枝葉生長的時間及繁茂程度。由此可見,蘆筍栽培的關鍵在于培育繁茂的植株,創造良好的土壤及營養條件,促進根群良好的生長,積累豐富的養料,保證鱗芽健壯生長。 蘆筍的莖分為地下根狀莖、鱗芽和地上莖三部分。地下根狀莖是短縮的變態莖,多水平生長。當分枝密集后,新生分枝向上生長,使根盤上升。肉質貯藏根著生在根狀莖上。根狀莖有許多節,節上的芽被鱗片包著,故稱鱗芽。根狀莖的先端鱗芽多聚生,形成鱗芽群,鱗芽萌發形成鱗莖產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莖是肉質莖,其嫩莖就是產品。 蘆筍的粗細,因植株的年齡、品種、性別、氣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條件等而異。一般幼齡或老齡株的莖較成年的細,雄株較雌株細。高溫、肥水不足、植株衰弱。不培土抽生的莖較細。地上莖的高度一般在1.5~2米之間,高的可達2米以上。雌株多比雄株高大,但發生莖數少,產量低。雄株矮些,但發生莖數多,產量高。 地下莖的發育及特點:地下莖發生于根與莖的連接處,在土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生長速度極為緩慢(年生長3~5cm),成為極其短縮的變態莖。節間極短,各節有鱗片狀的變態葉和芽。地下莖先端的芽密集成群,稱為鱗芽群。這些鱗芽會萌發成地上莖,是產量構成的基本因素。 地上莖的形成:由種子萌芽或鱗芽發育產生。鱗芽萌生地上莖,在幼嫩時采收即得到產品器官蘆筍,任其自然生長即成為高大的地上部植株。主莖和分枝中均含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葉蘆筍的葉分真葉和擬葉兩種。真葉是一種退化了的葉片,著生在地上莖的節上,呈三角形薄膜狀的鱗片。擬葉是一種變態枝,簇生,針狀。花、果實、種子蘆筍雌雄異株,蟲媒花,花小,鐘形,萼片及花瓣各6枚。花每1-4朵腋生,綠黃色;花梗長8-12(-14)毫米,關節位于上部或近中部;雄花:花被長5-6毫米;花絲中部以下貼生于花被片上;雌花較小,花被長約3毫米。漿果直徑7-8毫米,熟時紅色,有2-3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性別蘆筍為雌雄異株,株性比≈1。雌雄株在性狀上有較大差異 雄株:植株矮,分枝多,開花早,發生莖多,幼莖單重小,但產量高 雌株:植株高大,分枝稀,開花遲,發生莖很少,幼莖粗大,總產量略低 生產上以培養雄株為多 1)產量較高 2)采收年限較長。石刁柏溫度蘆筍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強,既耐寒,又耐熱,從亞寒帶至亞熱帶均能栽培。但最適于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溫帶栽培。在高寒地帶,氣溫-33℃,凍土層厚度達1米時,仍可安全越冬,產量雖低,但質量較好。蘆筍種子的發芽始溫為5℃,適溫為25~30℃,高于30℃,發芽率、發芽勢明顯下降。用種子繁殖可連續生長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區地上部枯萎,根狀莖和肉質根進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溫暖地區,休眠期不明顯。 休眠期極耐低溫。春季地溫回升到5℃以上時,鱗芽開始萌動;10℃以上嫩莖開始伸長;15~17℃最適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細弱,鱗片開散,組織老化;30℃嫩芽伸長最快;35~37℃植株生長受抑制,甚至枯萎進入夏眠。蘆筍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是15~20℃。溫度過高,光合強度大大減弱,呼吸作用加強,光合生產率降低。 蘆筍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其生長依靠根中前一年貯藏的養分供應。嫩莖的生長與產量的形成,與前一年成莖數和枝葉的繁茂程度成正相關。隨植株年齡增長,發生的嫩莖數和產量逐年增多。隨著根狀莖不斷發枝,株叢發育趨向衰敗,地上莖日益細小,嫩莖產量和質量也逐漸下降。一般定植后的4~10年為盛產期。土壤蘆筍適于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層深厚、保肥保水、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良好。蘆筍能耐輕度鹽堿,但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植株發育受到明顯影響,吸收根萎縮,莖葉細弱,逐漸枯死。蘆筍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凡pH為5.5~7.8之間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為適宜。水分蘆筍蒸騰量小,根系發達,比較耐旱。但在采筍期過于干旱,必然導致嫩莖細弱,生長芽回縮,嚴重減產。蘆筍極不耐澇,積水會導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塊應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石刁柏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