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介紹
別名:散尾葵
科、屬:【棕櫚科】,【散尾葵屬】
拉丁名、英文名: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特征形態:為叢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3~5米,莖干光滑,無毛刺。葉叢生,平滑細長,線葉或披針形的葉子,清幽雅致,酷似熱帶椰子的樹葉,同時莖和葉柄又有竹子般剛勁的風韻,葉尾向四面展開,舒展自如,雄偉別致,羽片狀小葉呈亮綠色,細長的葉柄及莖干呈金黃色,觀賞價值較高。
分布產地:原產馬達加斯加。中國廣州、深圳、臺灣等地多用于庭園栽植。極耐蔭,可栽于建筑陰面。性喜高溫,在廣州有時受凍。北方各地溫室盆栽觀賞,宜布置廳、堂、會場。
生長特點:散尾葵株形美,較喜陰,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生長季節必須保持盆土濕潤和植株周圍有適當的空氣濕度。散尾葵怕冷,耐寒力差,露地在蔭棚放置的盆栽散尾葵必須在9月下旬搬入室內,越冬期白天室溫在25℃左右為好,夜間室溫應保持在15℃以上,至少要保持在10℃以上,若長時期低于5℃,則要受到凍害。在越冬期間,還必須注意經常擦洗葉面或向葉面少量噴水,以清洗葉面,保持葉面清新而亮麗提高觀賞效果。散尾葵性喜半陰環境。平時放在廳堂、走廊或較寬敞明亮的室內具有較適宜的散射光處培養,可使其植株生長健壯;如在陰暗的房間內,可以連續擺放4~6周,但這時應把盆株再移放至光線明亮處,待植株恢復至生長健旺時,可再搬回室內繼續觀賞,否則會使植株生長不良。春、夏、秋三季應遮去陽光50%左右,不可在強烈陽光下直曬,否則會使葉片干邊、焦尖,失去觀賞價值。冬天在室內可放在陽光直射處。
主要價值:在熱帶地區的庭院中,多作觀賞樹栽種于草地、樹蔭、宅旁;北方地區主要用于盆栽,是布置客廳、餐廳、會議室、家庭居室、書房、臥室或陽臺的高檔盆栽觀葉植物。在明亮的室內可以較長時間擺放觀賞;在較陰暗的房間也可連續觀賞4~6周。散尾葵生長很慢,一般多作中、小盆栽植。
培育技術:通常用分株法繁殖。因常見栽培的散尾葵只此一種,在國內尚未見有結實者。散尾葵通常約三年左右進行分盆一次。在4月份結合換土換盆時進行分盆,從盆內磕去土原坨,抖掉陳土,選分蘗比較多的植株,用利刀或枝剪從基部連接處將植株分割成數叢,每叢最好有兩個以上的蘗芽,并保持優美的株形,分別上盆,置放在20℃左右的室內,經過1~2年的精心養護,即可成為新的植株。盆栽散尾葵較喜肥,在其旺盛生長的5~10月份每1~2周施一次有機肥液,可促使植株旺盛生長。在大盆里生長的大株散尾葵,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大,可在栽植時,在盆土底部適當放些牲畜蹄角片或碎骨塊作基肥,并在10天左右追施一次有機薄肥液,以促使植株健壯,株型規整均勻、美觀。散尾葵一般很少有病蟲害,但偶有介殼蟲為害,若發現應盡快清除。數量少時,可用人工刷除;數量多時,可用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