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葉蓍介紹
別名:千葉蓍
科、屬:【菊科】,【千葉蓍屬】
拉丁名、英文名:Achillea milleflium
特征形態(tài):千葉蓍為菊科一種較耐寒的宿根草花;繀采,高可達50-80厘米,莖直立,中上部有分枝,密生白色長柔毛;葉矩圓狀呈披針形,2-3回羽狀深裂至全裂,似許多細小葉片,故有“千葉”之說;頭狀花序,花期5-10月。
分布產(chǎn)地:廣泛分布于北溫帶,上海地區(qū)冬季半常綠。
生長特點:對土壤及氣候的條件要求不嚴,非常耐脊薄,半陰處也可生長良好;耐旱,尤其夏季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少,為城市綠化中的“節(jié)水植物”。如果水分過多,則會引起生長過旺,植株過高。如有積水情況會引起爛根。故土壤排水條件要好。
主要價值:千葉蓍因其花期長、花色多、耐旱等特點,在園林中多用于花境布置。有些矮小品種可布置巖石園,亦可群植于林緣形成花帶,也可作為花壇布置材料。
培育技術(shù):多用分株繁殖。分株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但夏季分株后要注意遮陰處理,植株也要進行回縮修剪,以早期分栽為佳,以便不影響其開花。分株時以2、3個芽為一叢,這樣其地下莖也可以長成植株,分栽間距30-40厘米為佳。扦插以5、6月為好,剪取其開花莖,出去頂上的花序,插條剪成15厘米,尚不保留少許葉片,葉片適當剪短,扦插于疏松、透水的基質(zhì)中,及時澆水、遮蔭,一個月后生根,便可長成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