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藺介紹
別名:馬藺
科、屬:【鳶尾科】,【鳶尾屬】
拉丁名、英文名:Iris ensata Thunb
特征形態:具短而粗的根狀莖,植株高約40cm左右,基部具纖維狀老葉鞘,須根棕褐色,長而堅硬,葉基生,多數、堅韌、條形,長30-40cm,寬0.4-0.6cm,灰綠色,漸尖,具兩面實起的平行脈。花常單生,藍紫色,花期4-6月,花期長達50天。
分布產地:北京、河北、山西、陜西、青海、甘肅、新疆。
生長特點:馬藺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馬藺的抗鹽堿性和抗寒、抗旱能力強。
主要價值:馬藺頑強的生命力及其耐粗放管理,使其非常適合我國北方和西部的城鄉綠化以及水土保持,在綠地,道路兩側,綠化隔離帶現應用也較多,其市場應用前景也非常廣闊。
培育技術:藺即可種子繁殖,又可分株繁殖。播種繁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可進行。播種前先對種子進行浸種,一般可用30-40攝氏度的溫水浸泡24小時,可縮短種子出苗期,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范圍在15-30攝氏度之間,在適宜的土壤水分、溫度條件下播種約25天開始萌動發芽,35天開始破土出苗,播種量一般每畝4-5kg,馬藺播種當年就可形成繁茂的植被,春播當年可分檗,第三年開花,并可結實。若用成株進行分株繁殖,在春季花后、夏季、秋季均可進行,分根成活率很高,一般每隔2-4年進行一次,新苗生長迅速,管理也較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