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士蘭傘木介紹
別名:昆士蘭傘木
科、屬:【五加科】,【鵝掌柴屬】
拉丁名、英文名:Schefflera macorostachya
特征形態:常綠喬木,高可達30~40米。莖桿直立,少分枝,嫩枝綠色,后呈褐色,平滑。葉為掌狀復葉,小葉數隨樹木的年齡而異,幼年時3~5片,長大時5~7片,至喬木狀時可多達16片。小葉片橢圓形,先端鈍,有短突尖,葉緣波狀,革質,長20~30厘米,寬10厘米,葉面濃綠色。有光澤,葉背淡綠色。葉柄紅褐色,長5~10厘米。
分布產地:原產澳大利亞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島嶼。
生長特點:喜溫暖濕潤、通風和明亮光照,適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
主要價值:葉片闊大,柔軟下垂,形似傘狀,株形優雅輕盈,適于客廳的墻隅與沙發旁邊置放。
培育技術:用播種與扦插繁殖,播種應采隨播,扦插在初夏結合修剪進行,將枝條剪成8~10厘米,帶2~3節的莖段,扦插后1個月左右可生根。安全越冬溫度8℃,應注意越冬期間的保暖工作。夏季忌陽光直射,適宜遮陽為30%—40%。烈日曝曬時葉片會失去光澤并灼傷枯黃;過陰時則會引起落葉。因生長量大,每月施1次肥料,并充分供應水分,保證盆土濕潤,過干過濕都會引起樹葉的脫落。生長期間應經常進行葉面噴霧,空氣干燥葉片會褪綠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