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竹芋介紹
別名:孔雀竹芋
科、屬:【竹芋科】,【肖竹芋屬】
拉丁名、英文名:Calathea makoyana
特征形態:孔雀竹芋植株密集叢生挺拔。株高20~60厘米,葉柄紫紅色,從根狀莖長出,葉片薄革質,卵狀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5~10厘米,黃綠色,在葉的表面綠色上隱約呈現著一種金屬光澤,且明亮艷麗,主脈兩側交互排列羽狀暗綠色長橢圓形的絨狀斑紋,與斑紋相對的葉背面為紫色,左右交互排列,狀如美麗的孔雀尾羽,故稱孔雀竹芋。葉片有“睡眠運動”,即在夜間葉片從葉鞘部向上延至葉片,呈抱莖折疊,翌晨陽光照射后重新展開,十分有趣。
分布產地:原產巴西,本屬植物分布于南美至中美的熱帶美洲地區、
生長特點:孔雀竹芋原生于熱帶雨林下,它和竹芋科同屬其它植物一樣有一個共同特征,即在它的葉片與葉柄連接處,有一明顯膨大的關節,俗稱葉枕。葉枕內是貯水細胞,具有調節葉片方位的功能。當溫度適宜、濕度大時,葉枕內水分飽滿,葉片明顯直立,表現出一派生機活力。如果溫度高而濕度低,或曝曬于陽光下時,由于葉枕失去水分,則表現萎蔫無力;相反,如果溫度低而濕度大,則會造成爛葉、爛根,因此高溫、高濕最利于生長。溫度降低,應相應降低濕度。
主要價值:孔雀竹芋株態秀雅、瀟灑多姿,葉片斑紋絢麗、美麗多彩、奇異多變,像是畫家精心繪出的彩色圖案,又像是栩栩如生的開屏孔雀,具有獨特的風采。初看上去,還常被誤認為假花,它是同科屬諸多品種中最美麗迷人的種之一,也是當今風靡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室內觀葉花卉,十分惹人喜愛!它的適用性強,可長時間地在室內較弱的光線下擺放。常作中小型盆栽,適宜布置客廳、會議室、書房和案頭,也是珍貴的插花襯葉材料。
培育技術:孔雀竹芋的繁殖可采用分株、扦插、組織培養等方法進行。其中常規繁殖常采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春秋兩季皆可進行,但以春季結合換盆較好。分出的每個子株都要保留5片葉片。分切后立即將盆置于陰涼處,一周后移至光線較好的地方,初期應控制澆水,待發出新根后再充分澆水。孔雀竹芋采用根莖扦插時,將根莖從根莖的莖節處用利刀切下,每段保持1~2個節,分切后立即將盆置于陰涼處,1~2周能形成新根。孔雀竹芋的栽培(1)溫度與環境:孔雀竹芋原產于巴西,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怕低溫與干風,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差,忌陽光曝曬,夏季應放在蔭棚下栽培。當溫度高于30℃時,葉緣枯焦,新芽萌發減少,葉片變黃,應經常噴水,以保濕降溫。冬季應給予充足陽光。(2)土壤:孔雀竹芋喜排水好、肥沃、疏松的微酸性腐葉土或培養土。栽培土壤可加入少量腐熟的基肥、腐葉土、泥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成培養土。(3)水分和肥料:孔雀竹芋喜濕潤的環境,在生長季節應給予充足的水分。若冬季低溫休眠,則要控制澆水,保持盆土不干燥即可,翌春抽出新葉后,再逐漸正常澆水。孔雀竹芋在生長季節每月追施一次液肥,以補充新老葉更迭所需的養分,并可促進植株健壯,葉色艷麗。缺肥時,植株明顯變得矮小,葉色淡黃,金屬光澤不鮮。施用肥料應以磷、鉀肥為主,氮肥不可過多。一般用0.2%的液肥直接噴灑葉面后,用少量水淋洗以防止肥害,磷、鉀肥對新芽萌發和生長也極有利。冬季應停止施肥。(4)病蟲害防治:孔雀竹芋的病蟲害較少,但在空氣干燥、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易生介殼蟲、粉虱等,可用25%亞胺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