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介紹
別名:孔雀草
科、屬:【菊科】,【萬壽菊屬】
拉丁名、英文名:Tagetes patula
特征形態:一年生草花,12月至5月(華東地區6月至霜降),莖直立叢生狀;ㄐ斡袉伟昊蛑匕,花色有黃色至紅褐色斑紋等不同變化。陽性植物,需強光。適溫18~25℃。
分布產地:墨西哥
生長特點:生性強健,早生,花期長。夏季高溫潮濕時會有長高現象,但開花能力轉弱。根部的分泌物能殺死土壤中的線蟲。
主要價值:盆栽或布置花臺、花壇;ㄉ瘘S耀眼,尤其與一串紅、四季秋海棠并植,色彩更加亮麗。
培育技術:播種育苗 種子顆粒較大,每克300~400粒,目前好的品種均提供去尾(De-tailed)的種子,而且以粒計量。播種常在早春進行,特別是南方地區播種萬壽菊?兹覆輳3月至7月均可播種。播種介質采用疏松通氣的培養土,特別注意pH值為6.2~6.5,不能低于6.0,以免缺鐵、鎂或鈉鹽的毒害。發芽溫度為18~24℃,常需3~4天出芽,在夏季氣溫較高,僅2天就可以完全發芽。由于種子較大,容易帶有病菌,因此苗期防病是非常必要的。萬壽菊類的育苗詳述如下:第一階段:一般為1~2天,胚根展出,子葉萌動。此時應保持播種介質濕潤,播種后需覆土,常用蛭石保濕。土壤EC值應小于0.5,發芽過程中不需光照。本階段的溫度最好為22~24℃。第2階段:當根系有2~3厘米,子葉充分展開,這時可以示作發芽完成。小苗即可見光,約25000lx的照度,但注意光照過強,日照短會早熟,形成花芽。同時要適當增加土壤的濕度,只要不積水,可以用含鈣的復合肥料,以增加氮肥為主的液肥,常用50~70mg/L的[13-2-13-6Ca-3Mg]復合肥料,保持EC值在0.5~0.75,溫度可以調節到20~21℃。第3階段:小苗已有5厘米長的根系,苗高約3厘米,真葉開始出現。小苗的水分控制尤為重要,需要保持介質的濕潤,過分干燥會導致早熟開花;過分積水會導致根系生長不良。光照條件同上。溫度可保持18~20℃?梢允┓剩瑵舛葹150mg/L的氮肥,土壤EC值為0.75~1.0。第4階段:本階段的根系已形成團,株高約5厘米,有2對真葉。這階段的關鍵是控制溫度,以17~18℃為宜,防止徒長,同時在3~4對真葉時可以用矮壯素比久(B-9)控制生長。施肥與光照不變。注意鈣和硼的缺乏會不利花芽的形成,另外要防止氨態氮的過多使用。移植/上盆 萬壽菊類可以直接上盆,即使用傳統的育苗盤育苗。由于種子較大,完全可以用點播控制播種密度,做到均勻播種。小苗有3~4對真葉時就應及時上盆,否則會提早形成花芽。上盆采用10~14厘米直徑的盆。上盆用土要求pH值在6.2~6.5,pH值小于6.0會出現基葉黃化,以及葉緣出現紅褐色。光照調節 萬壽菊類均為陽性花卉,陽光充足有利生長發育。萬壽菊的短日照習性較為敏感,所以對大多數地區來講建議在2月份以前播種,否則株高無法保證,品種間也存在著差別,其中‘美亞’特別敏感,因此不適合夏、秋季開花應用于花壇,而‘安提瓜’、‘發現’則相對適合夏、秋季應用,也僅建議在北方相對干燥的地區應用。其他地區的夏、秋季建議選用孔雀草,因為短日照習性較弱,且分枝能力強,開花量多而較適合綠地應用。溫度控制 萬壽菊為不耐寒花卉,即最低溫在5℃以上。因此常作春播秋花類。但溫度過高,加上北半球夏、秋季的長日照也不利其株形的生長。生長適溫為晝溫18~23℃,夜溫13~18℃,一般上盆初期可以略高些,但在出圃前最好低溫(12~15℃)壯苗。水肥管理 土壤濕潤有利生長,水分過多會導致徒長,夏季的雨水常會不利生長,南方地區的排水是必要的。栽培過程中每次澆水間宜保持一定的干燥?兹覆菹鄬δ秃,而萬壽菊會因干旱而影響生長。萬壽菊不宜過多施肥,當土壤養分較少時可用含鈣的復合肥料(13-2-13-6Ca-3Mg)和氨態氮(20-10-20)交替使用,濃度為150~200mg/L。關鍵還是pH值,小于6.0甚至會出現鐵的毒害,導致葉緣紅褐色。栽培管理 高度控制主要通過品種選擇,播種期調節生長溫度來實現。矮壯素的應用需在苗期進行,但作用有限。傳統栽培中的摘心措施在這里是不提倡的,因為摘心僅抑制生長,相反對開花質量影響很大,尤其是萬壽菊。萬壽菊、孔雀草的栽培生產周期很短,一般為2.5~3個月,因此要根據市場應用的需要合理安排好播種期,而絕非反復不斷地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