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韭介紹
詳細高山韭的別稱:,拉丁名:Allium sikkimense Baker。高山韭鱗莖數枚聚生,圓柱狀,粗0.3-0.5厘米;鱗莖外皮暗褐色,破裂成纖維狀,下部近網狀,稀條狀破裂。葉狹條形,扁平,比花葶短,寬2-5毫米。花葶圓柱狀,高15-40厘米,有時矮到5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早落;傘形花序半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短或與其等長,基部無小苞片;花鐘狀,天藍色;花被片卵形或卵狀矩圓形,先端鈍,長6-10毫米,寬3-4.5毫米,內輪的邊緣常具1至數枚疏離的不規則小齒,且常比外輪的稍長而寬;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1/2-2/3,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合生部分高約1毫米,內輪的基部擴大,有時每側各具1齒,外輪的基部也常擴大,有時每側亦各具1齒;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明顯的有窄簾的凹陷蜜穴;花柱比子房短或近等長。花果期7-9月。 本種以條形、扁平的葉,天藍色的花,花絲比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至卵狀矩圓形,內輪邊緣常具小齒而易被識別。本種與齒被韭 A. yuanum Wang et Tang 極為相似,又常混生在一起,其區別在于齒被韭的葉為背面成龍骨狀隆起的條形,干后常扭卷,花被片先端漸尖,特別是葉的特征在野外極易掌握,能準確地把它與具扁平而條形葉的本種分別開。。高山韭生于海拔2400-5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或灌叢下。
手機掃一掃即可關注
免費查看高山韭供求信息,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