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唐竹介紹
別名:
科、屬:【禾本科】,【唐竹屬】
拉丁名、英文名:Sinobambusa dushanensis (C. D. Chu et J. Q. Zhang) Wen
特征形態:竿高10米,徑粗2—5厘米,初綠色無毛具細縱脈;節間長25—40厘米,圓柱形,近分枝一側扁平,節下方具豬皮狀微小凹紋,壁厚;籜環呈環狀的木栓質,高2毫米,無毛或起初被剛毛,竿環隆腫與籜環近同高;節內長8毫米。籜鞘革質,脫落性,先端向內收窄成為寬2厘米之截平頭,背面初為綠黃色或褐黃色,密被紫棕色疣基螫人小刺毛,至鞘基尤密,邊緣帶紫色短刺毛;籜耳發達,橢圓狀至鐮刀狀,長5—9毫米,兩面被棕褐色糙毛,邊緣具長為8—15毫米的紫褐色縫毛;籜舌拱形或近截平,高2—3毫米,近全緣,先端生紫色硬纖毛;籜片披針形,綠色并帶紫色,直立或外翻,脫落性,長8—11厘米,寬l厘米許,先端漸尖,兩邊緣粗糙,具縱脈。竿每節分3枝,有時可多達7枝。末級分枝具2或3葉;葉鞘長50-55毫米,無毛;葉耳通常不存在,惟有時發達,呈鐮刀狀伸出,其繼毛波曲,長7毫米,直立或斜出;葉舌高0.5—1毫米,截平或略隆起;葉片質薄,披針形,長12-18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收窄,兩面無毛,葉緣的一邊生小鋸齒,另一邊平滑,次脈5對,小橫脈顯著,構成網格狀。花枝未見。筍期4—5月。
分布產地:貴州獨山嘎豪寨特產(模式標本產地)。
生長特點: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