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根子草介紹
別名:
科、屬:【禾本科】,【孔穎草屬】
拉丁名、英文名:Bothriochloa bladhii (Retz.) S. T. Blake var. bladhii
特征形態:多年生草本,須根粗壯。稈疏叢,直立或基部傾斜,高50-100厘米,一側有凹溝,具多節,節被白色短髯毛或無毛。葉鞘無毛,上部者短于下部者長于節間;葉舌膜質,截平,長0.5-2毫米;葉片線形,長10-25厘米,寬1-4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疏生疣毛或下面無毛,邊緣粗糙。圓錐花序長9-11厘米,主軸長3-5厘米,每節具1-3枚單純的總狀花序;總狀花序長3-8厘米,具總梗;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兩側具絲狀纖毛。無柄小穗兩性,長圓狀披針形,長3.5-4毫米,灰綠色或帶紫色,基盤具白色髯毛;第一穎背腹扁,具5-7脈,背部稍下凹,無毛或中部以下疏生白色柔毛,先端鈍,邊緣內折,上部微成2脊,脊上具小纖毛;第二穎舟形,與第一穎等長,先端尖,具3脈,邊緣近于膜質,上部具纖毛;第一外稃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3毫米,先端尖,邊緣及頂端有時疏生纖毛;第二外稃退化成線形,先端具一膝曲的芒,芒長10-16毫米。有柄小穗中性,稀為雄性,較無柄者狹窄,無芒;第一穎具7-9脈,無毛;第二穎扁平,質較薄。花果期7-10月。
分布產地:產于安徽、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云南、陜西。分布于非洲、亞洲至大洋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生長特點:生于山坡草地。
主要價值:
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