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天臺縣各鄉鎮街道深入社區、村居開展“禁種鏟毒”行動。天臺縣林業局、各基層林業站積極配合。
春季正值罌粟花開之時,容易辨認和發現。工作人員向村民詳細講解種植罌粟原植物的危害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重點宣講“種植毒品原植物經公安機關處理后又種植的,涉嫌刑事犯罪”等相關法律規定。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多種形式,讓大家直觀了解毒品原植物的特征、生長習性和辨別方法,鼓勵大家一坦發現可疑植物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以前真不知道罌粟長啥樣,今天聽了講解才清楚,這東西危害這么大,而且是違法犯罪行為,我們肯定不會種、不敢種,一有發現,肯定馬上舉報。”一位在田間干活的阿姨說道。
根據歷年經驗,偏僻山岙、廢棄圈舍、樓房屋頂等是種植罌粟的主要所在地。因此,鄉鎮干部、林業工作人員開展地毯式踏查,爭取鏟毒務盡、不留死角。同時仔細排查種植嫌疑人,依法予以處理,絕不姑息。
種毒違法、種毒必鏟、種毒必究。天臺縣切實增強群眾的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堅決杜絕“毒品原植物種子落地”, 做到發現一株、鏟除一株、查處一起,形成有力震懾。村民紛紛表示,如果發現身邊有種植毒品原植物的行為,會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守護好每一寸土地,讓毒品原植物無處生根,共同營造一個無毒、和諧的美好家園。
(天臺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