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東陽市緊扣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堅持高位推動、強勢推進,全面加強科技支撐和要素保障,確保收官之年打好決勝之仗。相繼召開全市油茶種植現場會、市級總林長會議,對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市林業局第一時間下發《關于下達2025年東陽市油茶保供生產工作的通知》,分解油茶種植任務6082畝(上級下達工作目標數為4786畝);成立油茶種植工作專班和3個指導小組,嚴格執行分組督查、周調度、月通報機制。截至3月底,全市完成油茶新造林4800畝,完成進度100.2%,全年任務壓縮至一季度完成。具體做到“三結合”:
一是將油茶保供與低產低效茶園、榧園改造工作相結合。堅持因地制宜。依托林共體,創新茶園油茶套種、香榧油茶套種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茶園、香榧基地的綜合效益。加強政策引導。完善財政資金獎補、金融扶持等政策,充分激發各鄉鎮街道能動性和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在新種植油茶每畝補助1000元、撫育每年補助500元的同時,對油茶生產過程中的技術、設備、基礎設施等也納入補助范圍。強化服務指導。梳理適宜地塊,明確油茶種植范圍,公布“油茶一張圖”并進行現場踏勘。精心選苗,定購優質高產種苗共計43萬多株。組織油茶種植、管護、采摘等技術培訓,提高成活成林率,降低管護成本,確保量質齊升。如在湖溪鎮油茶種植基地進行現場培訓,向各種植大戶分發資料100多份并簽訂“四聯服務機制”,做到“栽培有人指導、種苗有人檢查、審批有人服務、范圍有人定界”。抓好典型示范。重點推進馬宅鎮1500畝連片種植示范點建設,抓緊抓實佐村鎮968畝、三單鄉600畝兩個重點鄉鎮任務率先完成。
二是將油茶種植與森林防火工作相結合。針對近年森林火情易發高發情況,市林業局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查勘,結合“林火智治”系統,在農村公墓和山林交界處、林區墳墓等重點森林火情隱患區域,規劃生物防火林帶240公里,用于種植油茶。目前已種植油茶、木荷等生物防火樹種800余畝,在有效預防森林火災火情的同時,也給相關村集體增加了收入。
三是將油茶基地建設與推動共同富裕相結合。大力培育現代油茶產業園,打造區域特色油茶品牌,拓展茶油深加工等產業鏈,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馬宅鎮充分發揮千畝油茶連片效應,將油茶園和當地文旅相融合,建設茶花參觀通道、景觀平臺,發展生態觀光、采摘體驗等旅游項目。市林業局、供銷總社通過與省農科院對接,在虎鹿鎮投資200多萬建成油茶香榧煉油生產線。計劃引進龍頭企業,加大對茶油深加工產品研發及投放市場力度,解決油茶加工、銷售等問題。預計到2027年,全市油茶產業增加產值9600多萬元,農戶每畝綜合增收1200元。
(東陽市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