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用菌產業是龍泉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原料保障是關鍵。4月26日,龍泉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開展捐贈“致富苗”共建“原料林”振興“食用菌”——食(藥)用菌原料林贈苗活動,向各鄉鎮、街道10余個山片食(藥)用菌原料林造林戶贈送2萬株櫸樹苗木。
據統計,龍泉市年生產袋料香菇4500萬袋,袋料黑木耳1.26億袋,產量持續位居全省第一,菇耳產值超過10億元。龍泉市食(藥)用菌生產以闊葉木材為主要原料,按3.5斤/每袋料香菇和1.1斤/袋料黑木耳計算,每年需消耗闊葉樹2.96億斤。鑒于龐大的食(藥)用菌原料需求,開展食(藥)用菌原料林的培育顯得至關重要。而選擇適宜的樹種進行原料林培育,是確保食(藥)用菌產業擴量提質的關鍵要素。據了解,此次贈送的櫸樹苗就是一種適合食用菌培育和用材兼可的樹種,其木材呈淡黃色,質地較軟,不易開裂,含水率較高,含糖酵素和有機氮物質較多,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長。同時,櫸樹樹皮上的許多酵素和有機物質對食用菌的生長也有促進作用。
近年來,龍泉市發力食(藥)用菌原料林建設,2022-2023年新造食(藥)用菌原料林,兩年共發展3226.5畝,2024年規劃新造食(藥)用菌原料林2000多畝,為全市食用菌產業原材料供應提供堅實保障。
目前,龍泉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結合本地食用菌產業發展,栽培了栲樹、青岡、楓香等適合食用菌培育的樹種,共計19萬株,其中Ⅱ類苗木7萬株,Ⅰ類苗木12萬株。計劃在2024年為食用菌原料林建設培育苗木20萬株。據介紹,容器苗具有根系完整、苗木生長活力強、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等特點,可以滿足無季節限制栽種需求,在當前連續降雨造成多數山片造林延期,利用容器苗可最大程度保障成活率、提高造林整體效益。市林科院工作人員表示,后續技術人員將對造林戶種植進行指導,積極為鄉村振興、群眾致富貢獻力量。
(龍泉市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