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寧市南關廂會源庵(關帝廟)前,有棵國槐樹,這棵國槐樹是古樹名木后備資源,已經有70年的樹齡了。但近期,這棵歷史悠久的大樹疑似生病了。
遠遠望去,它與其他樹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周圍的樹木枝繁葉茂,茂密的枝葉將陽光遮擋得嚴嚴實實,地面上投下了一片片濃密的陰影。然而,這棵國槐樹卻似乎還停留在早春的狀態,稀疏的樹枝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幾片樹葉,顯得寂寥且缺乏生機。走近查看,可以發現樹身上有著幾個明顯的樹洞。據了解,這棵國槐多年來一直“體弱多病”,長勢不如旁邊的樹,幾年前,這棵樹就已被蛀空了,從樹頂到樹根處有三四個空洞,這些洞不僅破壞了樹木的外觀,更對樹體造成了嚴重的損傷。
但實際上,這棵國槐樹并沒有生病,只是自然衰老。其身上的樹洞屬于自然腐爛,也正是因為樹干的中空,導致了其枝干發芽遲緩,枝葉稀疏;睒洳皇情L壽品種,這棵國槐的年紀在這一品種中已經算是年長的了。目前槐樹身上出現的“病癥”,都是屬于樹木老去的自然現象。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蘇軾曾在《阮郎歸·初夏》中寫到槐樹。在傳統文化中,槐樹更是常被賦予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這棵槐樹雖已老去,但它承載著當地人的許多回憶,它不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人們心中難忘時光的縮影。希望在下一個春天來臨之際,這棵槐樹還能夠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海寧市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