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臺縣石梁鎮跡溪村口,兩株古楓香隔溪挺立。近300年來,一直守護著村莊的安寧,護佑著村民的安康,見證了村莊的風風雨雨和精彩蝶變。
跡溪村距天臺縣城35公里,雖然偏遠,但文化底蘊深厚,林業資源豐富,夏季平均氣溫低于平原地區3-6度,故有“夏季莫干山”之美譽。溪水穿村西流,清澈見底。因漢代隱士高察曾到過此地,留下足跡,得名“跡溪”。
1.1萬畝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漫山遍野,竹木蒼翠。村中傳有古法原竹造紙工藝,史載“江浙最久”。在山靠山,世世代代在此居住的村民們衣食無憂。即便是二十世紀五十代未的困難時期,跡溪村民也生活得有滋有味,溫飽有余。村民引以為傲,于是有了“跡溪府、雙溪縣”的豪言。
大山的無私饋贈,村民謹記于心。保護森林,保護古樹,成了全村人的自覺行動。310歲的白楓香,聳立在溪水北岸道路旁的高地上,顯得高大魁梧!拔壹薜竭@里已有46年了,村里人一直保護它。你看,這就是那時候砌的擋墻。后來村里造路時,又砌了高高的石墻,都是為了保護它呀!辟嚹档さ姆孔泳驮诎讞鳂涞呐赃,對于保護樹木,她記得一清二楚。
260歲的紅楓香,聳立在溪水南岸,時不時經受著洪水的沖刷,但英姿颯爽,生機勃勃。經霜楓葉莽蕭蕭,一身紅衣艷如火,遠遠地就能看到它的身影,給人溫暖,給人力量。為了它的安全,村民自發修砌堤壩,減輕洪水的沖刷。楓香兩兄弟已成為村民心目中的“風水樹”。
天臺縣林業局為這2株楓香建立了詳細的檔案,定期邀請專家把脈會診,要求村級林長隨時觀察記錄生長情況,發現問題,立即上報。保護楓香,留住鄉愁,已成為大家的共同心愿。
(天臺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