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南下,氣溫急劇下降,樹葉紛紛枯萎,天臺鵝耳櫪也不例外。
在天臺縣白鶴鎮小敖坑十八澗天臺鵝耳櫪搶救保護基地,只見一株株幼樹枝葉枯黃翻卷,有點慘不忍睹的樣子,這顯示了天臺鵝耳櫪野外嚴寒環境下的生存現狀。但粗壯有力的枝條,則預示著來年的生機勃勃。
天臺鵝耳櫪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浙江特有種,早年僅在華頂國家森林公園西茅篷地方發現了19株野生植株。由于它雌雄異花,花期錯開,有效授粉時間短,加上生境濕度大,花粉不易傳播,導致開花容易結籽難。IUCN將其評估為極危狀態。
近年來,天臺縣林業局加大保護繁育力度,林技人員全程跟蹤,精心采集健康種子并嘗試繁育。與浙江農林大學合作,開展生境、生理、遺傳、繁殖方法等研究;與省林科院合作,開展遷地保護和病蟲害防治研究。除了在白鶴鎮大風闕建立天臺鵝耳櫪種苗繁育基地外,還在華頂林場豬頭巖、萬春庵、十八澗等地設立幼苗移植基地,探索擴大天臺鵝耳櫪的生境和種群。如豬頭巖基地,海拔高,氣溫低;萬春庵基地海拔適中,氣溫暖和,土壤肥沃;十八澗雖然海拔稍低,但坐南朝北,日照短,溫差大。不同的生存環境,對天臺鵝耳櫪形成了嚴峻的挑戰,也打開了天臺鵝耳櫪搶救保護的嶄新思路。
據了解,十八澗天臺鵝耳櫪搶救保護基地面積為10余畝,2019年移植了一批;2021年又移植了一批,苗木生長情況總體良好,高的已有3米多。考慮到病蟲害防治和養分儲備的需要,基地計劃在幼苗根部周圍施加一定比例的石灰水,以及氮磷鉀等肥料,確保天臺鵝耳櫪幼苗既安全度冬,來年又茁壯生長。
(天臺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