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在藝術領域內,包括蘭文化在內的一切高度發展的藝術門類中,革新創造與繼承傳統是不可分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后人離不開前人的滋養,但后人站在前人的臂膀上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蘭文化與傳統文化藝術發展是一致的,在傳統古典美學發展過程中,以儒家思想為主脈的美學規范,大體上以和諧、均衡、合法度、韻律平和、節奏適中為主,蘭文化在這種美學理論的附生下而產生的瓣形學正是一種體現儒家美學思想的“嚴謹”的標準瓣形美學,這種瓣形學給蘭花以端莊、和美的規范,并以“正人心、成教化”一竿“尚法”大旗,捍衛倫理道德。 “嚴謹”的瓣形學可以統治一個時期的蘭文化,但不可能控制整個時代的潮流,就蘭文化本身發展而言,美學規范要變革,要充實新鮮血液。正如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一般,在儒家思想統治整個封建社會時期,道家、佛家等諸家思想一樣沁,人人心,所以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多元文化。 道家思想提倡“清靜無為”,在道家的美學看來,至高無上的“道”是美的根源,無論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還是“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都是以自然為美的。也就是忘卻一切利害與善惡,達到物我交融、物我兩忘的境界。由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李白“我本楚狂人,風歌笑孔丘”、“乘興踏月,西人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再到陸游“聽取蛙聲一片”,以及清代“八怪”的出現,這些文人雅士皆受道教思想影響很深,在藝術創作上講求師法自然、把自我的情感融入自然。這是一個開始邁出儒家羈束,追求浪漫、仙逸、真率的藝術群體。而蘭文化在這種思想的影響和滲透下,提出了“平肩為上品,飛肩為貴品”的追求抒情色彩,以造化自然為美的規范。是以風神骨氣而不是以“花瓣”的瓣形為標準追求蘭花源于自然之美的“意境美”。由歷代畫家筆下的蘭草中可見一斑。清代的“揚州八怪”在藝術上風格各異,他們反對泥古不化,追求個性解放,具有獨創精神。其中以鄭板橋最為突出,他自稱“五十余年專畫蘭竹”人稱板橋“寫字如畫蘭,畫蘭如寫字”。鄭板橋筆下的蘭花,葉姿飄灑自然,花瓣形如竹葉,或俯、或仰、或含蓄、或張揚,百態不一,同蘭葉一道自由、飄逸,體現了蘭花特有的高雅、灑脫的文人氣質,倍受人們的鐘愛。 然而,受傳統春蘭“瓣形學”和價值觀的影響,人們在狂熱地追求“梅、荷、水仙”的瓣“形”之美時,也狂熱地追求著蘭花高昂的商品價值。正因如此,飄逸、高妙、樸實的狹長瓣形的寒蘭一值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近代,由于受日本蘭界的影響,寒蘭的美學價值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寒蘭,在選育優秀的寒蘭園藝品種。 聆聽優美的音樂要有聽得懂音樂的耳朵,欣賞寒蘭必須獨具慧眼。而要練就一雙可以鑒賞寒蘭的火眼金睛談何容易,這需要有扎實的蘭文化基礎和藝術修養。在選育寒蘭園藝品種時,我們發現寒蘭特有的狹長瓣形與春蘭“瓣形學”的要求大相徑庭。相去甚遠。若是繼續依照春蘭“瓣形學”來選育寒蘭,那么我們將會得到“寒蘭一無是處”的結論。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寒蘭株形典雅、軒昂,花形飄逸、灑脫,已深受人們的喜愛。只是我們在演繹“傳統’與“現代”的美學時,陷入了古“道”的失落與新“道”的迷茫之中。寒蘭作為蘭文化創新實踐和更新觀念的代言物,不可能一夜之間出現奇跡,這是一個充滿著探索精神的歷史進程,我們有責任去探索,從春蘭“瓣形美學”和寒蘭“形意美學”的各自生存的依據上尋繹其盲點所在。然,由于這種反思的基礎還很薄弱,筆者就當前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辯述。 現代來源于傳統,同時又區別并對立于傳統,傳統構成了現代的基礎,同時又在構成現代之后被棄置。寒蘭作為國蘭大家庭中的一個成員,在體現傳統蘭文化(蘭花是具有“君子”之稱的人格花)時,更顯花葉的文人氣質:高雅、飄逸、灑脫,是蘭花中的“文人花”。而在園藝品種的選育時,卻沖出了“瓣形學”的羈束,將以嶄新的美學理念與傳統文化藝術有機地結合,以質樸無華。天然木雕的自然之美展現其特有的疏放、浪漫、仙逸的“意境美”。 從現代選育的寒蘭園藝品種來看,葉藝類寒蘭十分受人重視,目前已涌現出大量的寒蘭葉藝品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葉藝蘭品種的選育及美學規范不受春蘭“瓣形學”的約束。而在寒蘭花藝品種的選育上卻出現了一個誤區:許多人在選育寒蘭的花藝品種時,仍舊依照春蘭“瓣形學”去選育寒蘭的瓣形花,希望能在寒蘭中選育出如春蘭一般的“梅、荷、水仙”,這一想法固然是美好的,但卻脫離實際,有違馬克思辨證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這一哲學原理。于是乎,有人在選育出寒蘭硬擇時,便堂而皇之的名之為“梅”,瓣形稍闊者(咋看也是竹葉瓣)便取名為“荷”,諸如這些選育出的“瓣形花?”雖仍不失為優秀的寒蘭花藝品種,但卻難以尋覓“梅”、“荷”之蹤影,依著葫蘆卻畫不出瓢。勉強地以春蘭“瓣形學”來選育寒蘭花藝品種,看來是不足取的,它將扭曲寒蘭特有的氣質。因此,選育寒蘭應根據其花的特性,沖出春蘭“瓣形學”的羈束,闖出一條自己的路。 從日本選育的寒蘭花藝品種來看,一般也只是在色花上選育品種,日本蘭界將寒蘭按花色分為綠、紫、紅、白、桃紅、黃和群色等七個系。臺灣蘭界也十分重視寒蘭,但在花藝品種的選育上也只是以色花為主。而在我國傳統的寒蘭品種選育上,可說是鳳毛鱗角,少得可憐。在介紹寒蘭時,常見到“寒蘭分青花、紫花、青紫花”之類的寥寥數語。近年,武夷山蘭協楊際信編著的《中國武夷山蘭花》一書中選育的寒蘭品種中有色花、奇花、蝶花、素心花等,可說是洋洋大觀,令人耳目一新。然而,那種體現寒蘭高妙、飄逸、灑脫的文人氣質的極品花仍不多見。 綜上所述,寒蘭品種的選育在繼承傳統蘭文化時,我們應從“姿、色、香、韻”四個方面進行。蘭花的姿包括花的萼片、捧瓣、唇瓣、花莖等花瓣的形狀。色指花之色彩,香指花之香味香型,韻乃花之神韻。我們先來看一下寒蘭的花形。 1.萼片。寒蘭萼片為細狹長形而端尖,瓣形多扭、轉、反卷者。應取瓣形平整,端正厚實而緊邊者為上品,主瓣應端正直立,如劍指云天;雙肩應平展而不扭卷者為上品,其中以一字平肩為最佳。飛肩則為貴品,落則為劣品。而花萼呈環抱形或反卷形等花形,則應根據整株花形的開品之意態來定其優劣。 2.捧瓣亦多狹長而翻卷者。應以瓣質柔軟潔凈而鑲白邊者為佳。依傳統的要求,在寒蘭中亦可見到如蠶蛾捧、觀音捧、貓耳捧、剪刀擇等瓣形的擇瓣。 3.唇瓣。寒蘭的舌瓣形態萬千,舌彩奇異,是寒蘭花藝品種選育的重要依據之一。其舌形有大卷百、大鋪舌、如意百、大圓舌、長拖百、龍吞百、鉤舌、雀舌等。舌彩有青舌、白舌、黃舌、紅百等。百彩與苔色極為豐富,而舌答則以滿布晶亮透明體者為上品,百苔粗糙而色暗者為劣品。苔斑的色彩有點狀、線狀、塊狀等,而苔色鮮艷者為上品,苔色暗而不艷者為劣品。 4.鼻,即蕊柱。鼻小而平整者,其捧瓣才能緊收,與春蘭的要求相同,而蕊柱過大,捧瓣勢必撐開,呈張揚之勢,古稱“開天窗”為劣品,而在寒蘭看來,并非如此,其捧瓣狹長,捧瓣展開后呈展翅之姿,顯示高逸、飄美之勢,應為佳品。 5.梗,即花莖。寒蘭傳統上分青梗與赤便兩種,莖細圓而高拔者,應風而動,與葉一同隨風搖曳,更顯高選之態,此品最佳;而梗粗硬直者(又稱木模)雖挺拔直立,卻失飄逸風姿,其品略次,而以梗粗短不出架者最次。 色花,是寒蘭花藝品種選育的一個熱點。在我們已知的寒蘭色花系列中,青花帶來了大自然中最寧靜的色彩,是生命、自由、和平和安靜之色,給人以希望,是寒蘭中最常見又最美麗的色彩;紅花,充滿熱情、活力,給人以溫暖,使人興奮,催人向上,是寒蘭中最喜人的色彩;紫花之色神秘而高貴,給人以敬慕之情;而青紫寒蘭在色相環上處冷極和暖極之間,寓熱情于平靜之中,色彩感情復雜而微妙;白花潔凈、雅素,將我們帶入了“空靈”的境界,與青花一樣最受文人喜愛。 蘭香,乃是國蘭精魂之所在,自古就有“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美稱的國蘭,其香味達到了至高無上的境界。而寒蘭亦因其香味清純而悠遠,為人們所深愛。品寒蘭之香味,應以味清雅而潔凈者佳、以飄逸而及遠者佳、以香濃而持久者佳;而味淡、味異及無味者為劣。 而奇花從美學上看,則因奇有別于平庸、板正,奇妙之處令人耳目一新,亦深受人們喜愛。從傳統觀念來看,奇花以多瓣為佳,其寓意了“興旺發達”等吉祥之意,且多瓣奇花多濃香者,故深受人們喜愛;而“缺”“少”之意不為人喜愛,故缺瓣、少瓣的奇花不為人所重視。然而,寒蘭的奇花亦應以花的開品為依據,以形神俱佳者為上品,多瓣奇花雖大奇大美,多多益善,而少瓣之花未必不美,開品奇妙者,同樣惹人喜愛。在筆者所見的一組寒蘭少瓣奇花“玉蘭”其葉細而環垂、葉色呈淡黃綠色,花之蕊柱退化,捧瓣呈V形兜狀,緊抱雀舌不放,花萼呈環抱而微張之勢,朵朵朝天而開,花形甚似玉蘭花,冰清玉潔,清香遠選,給人以向上和高貴之美,開花三十余天而不改其姿態,實為難得的寒蘭少瓣奇花。 而蝶花因其花瓣蝶化,其色彩斑斕、艷美如蝶,故深受人們喜愛,寒蘭蝶花亦為蘭中佼佼者;素心之花歷來就深受人們喜愛,常被人們用來引喻素心之人,寒蘭素心按舌彩又分青舌素心、白舌素心、紅舌素心、黃舌素心等,素心寒蘭其香味異常清冽飄遠,是傳統素心花中最顯“君子”之氣的最高潔的“文人”花。 色花、蝶花、奇花、素心花這四大類花藝品種為寒蘭花藝品種的選育奠定了基礎。她們為我們帶來了視覺感官上原始的自然之美,我們在為寒蘭花色之艷麗,花形之奇異,花香之清雅感受著造物主恩賜給我們的自然之美時,我們對花產生了移情和聯想,這時花的點、線、色、形、香都表現著內容的意義、情感和價值,這時的美不是機械的表象的形式美,而是具有豐富內容的有深刻寓意的具體形象,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是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一,是心靈影射于花,是生命情調與花的自然之美交融互滲,成就了芬飛魚躍,冷戲活現,淵然而深的“靈境”,美學上稱之為“意境美”。 也就是說,寒蘭園藝品種的選育,不僅要注重外在的自然美,而且更應注重花的神韻之美,這就為藝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俄美學規范“風韻為上”的原則,寒蘭花藝的品賞應是一個從“形一神”的審美過程,通過眼睛,我們可以看到寒蘭花藝的“形式美”,而通過用“心”,我們可以感受寒蘭花藝的“藝術美”,這一點與道家的美學思想似有相通之處,道家美學認為“有物即有神,有形即有神,世間萬物皆有神”。在傳統蘭花美學中“平肩為上品,飛肩為貴品”之說正是道家的美學思想賦予了蘭花通神之力。在這一美學規范下來著寒蘭,其花的開品極為重要,其細狹長的瓣形,開品如落肩其姿柔弱,如楊柳依人。給人以愁思,呈萎弱之態,故品調不高,不通神韻。雖有色花、奇花、蝶花或素心花,也僅列為一般園藝佳品;如平肩之花,以“一字千肩”為最佳,再配之以緊邊、緊捧,舌不卷,五瓣平整者,給人以平和、端正之美感,隱喻了蘭花不與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怕霜雪欺凌的剛毅氣質,當列為“正品”(正意之品),若再配以色花。奇花、蝶花、素心等,當列“妙品”(奇妙之品)。而以“飛肩”而論,其勢飛揚,使人情思縱逸,實為“妙品”,若再配以貓耳捧,恰如雙燕齊飛,更顯高逸之美,可入“神品”隨神之品)之列。我們來欣賞一下‘海燕”這組飛肩寒蘭,其花莖橫向選出,花之雙肩飛揚,萼片平整而緊邊,顯鷹翅之勁健,花姿態各異,如一群海燕飛翔,搏擊長空,其意境如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中描述的一般“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形象地表現了蘭花不趨炎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質和清華其外、淡泊其中的滯灑人生,故取名為“海燕”。而豐富的飛肩色花,既顯梅標清骨,又有茶呈雅韻或如杏嬌流雨,恰似菊做嚴霜……寒蘭飛肩之蝶花即如彩蝶飛舞又似墨花起舞、驚沙坐飛,幽香再溢,恰與“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兩景相映成趣,美境無窮;而寒蘭素心之花,開品飛肩,恰似凌波仙子,冰肌玉骨,冷艷寒江……此時的花是人之品格,人之精神,人之情感,人之愿望,是花與人、物與心的嵌合,是花的自然之美與人的藝術心靈的“兩境相人”互攝互映的“人花合一”的華嚴境界。 寒蘭花之開品奇象萬千,或有環抱形,給人以團和瑞秀之美;或齊向天開,給人以向上高昂之美,或花瓣反卷,如敦煌飛仙,臨風飄舉等等,萬千之象不勝枚舉。寒蘭花“形”的多樣化,造就了其奇異的氣質。寒蘭這種好似“太虛片云、寒塘雁跡”的超曠空靈的“意境”之美與春蘭“瓣形”的“嚴謹、規范”之美,同樣深遠如海,味之無窮。 國蘭是中國最具代表的顯示人本主義精神的傳統“文人”花卉,而寒蘭又是國蘭中最顯“君子”之氣的“文人”花,是“文人”花中的“文人”花。故而,在品賞寒蘭時,應注重傳統文人逸士的“重姿態,講風韻;重意味,講求精神內涵”的美學規范。總之,寒蘭之美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品賞寒蘭應以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只有投入到寒蘭世界里,才能真正領略到寒蘭之美的真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寒蘭也如春蘭一般倍受人們的喜愛。(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