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線藝蘭系指國蘭的葉片中呈現黃白線斑的種種圖像,其變化甚為豐富,有如工匠的藝術作品,甚有觀賞價值。且觀賞時間長,可謂觀花短時觀葉長期。 線藝蘭的興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很早以前就已引種我國出產的墨蘭、春蘭、建蘭、蕙蘭等。起初也和我國一樣,欣賞的重點放在花朵上。距今約二百多年前,日本的紀州(現今之近幾地方和歌山縣一帶),很風行種植我國產之蘭蕙。當時日本是德川幕府執政,由于政治上軌道,國民生活安和樂利,自然會批些新鮮的事物作消遣,種植蘭花便盛行于這些地方。當時紀州有一位打鐵工匠,也醉心于種蘭,養了一批原產于我國福建省的建蘭,每逢花季無不醉心于芬芳馥郁的花香之中,甚為得意。因為該地區冬季很冷,所以白天將蘭置于室外曬太陽,夜晚則放在吹箱鐵爐邊取暖,照顧得無微不至。可能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培養方法,使蘭葉發生變異,綠色的葉面突然顯出黃線,主人欣喜若狂,視如至寶,更加細心照料。時值太平盛世,國民生活單調平凡,甚少有震憾性的大事發生,當“蘭葉出金線”出現時,使成為當時日本境內的轟動新聞,通過煤介遍傳遠近,前去參觀者絡繹不絕。從此開始,日本便有了線藝蘭的交易。每芽價格高達百兩至二百兩。這種價格在當時雖是一筆巨款,但由于大家爭相搶購,行情意漲到每芽千兩,不但擾亂社會金融,而且對政府的威信亦帶來了影響,為此日本當局頒布禁令,嚴禁交易。不料此舉反而更激起社會大眾的好奇心,暗中求購者更多,行情更是看漲。 1、“加冶屋”為商品性線藝蘭的鼻祖 上述事件之發生為線藝蘭問世之開始,從此蘭蕙被視為投機之商品進行交易。而該蘭株便成為線藝蘭之鼻祖,在日本稱之為“加冶屋”,即鐵匠店的意思。在此以前,未聞有線藝蘭之培養及交易,蘭蕙亦極少有交易,僅是上流社會的少數雅士或農舍的勞力者自賞而已。 由于“加冶屋”之出現,日本頓時掀起種養蘭蕙之熱潮,養蘭戶大增,以期有朝一日也與“加冶屋”一樣中彩發財。 由于養蘭之風迅速發展,社會上便出現了蘭花交易,從而山產生了蘭商。蘭商的出現更加刺激了蘭花的種養。由于“加冶屋”蘭的出現,使日本種養建蘭之風盛行兩百多年。其后又繼續在建蘭中發現許多線藝品,因此日本蘭界一時使成為建蘭線藝品的一統天下。如今此類線藝品已有百余種之多,由此可知,當時在日本有多少人熱衷于種植此類蘭花。 如果當時無“加冶屋”的出現,也許不會掀起那么大的養蘭熱潮,當然亦不會出現那么多的建蘭線藝品,同時更不會刺激日后之墨蘭線藝品的出現和發展。由此可知“加冶屋”在近代蘭花發展中占很為重要的一個位置。 由于“加冶屋”之出現,將蘭蕙推上市場,使蘭花商品化,并將蘭蕙欣賞重點自花擴展到葉,成為對蘭蕙鑒賞的一個大的轉變,導致近二百年來,線藝蘭風靡中國和日本的蘭花世界。 2、墨蘭的線藝品取代了“加冶屋” “加冶屋”出現之后,在日本德川政權后期,線藝蘭栽培雖甚風行,但僅限于建蘭的范圍。到了日本明治二十九年(即公元1895年)日本侵占臺灣后,在臺北的日本人中,有一部分原是在日本國內種養建蘭的,他們在臺灣發現當地出產的墨蘭后,便認為不論在葉姿或在線藝變比上,墨蘭比建蘭都要好得多,因此開始收集墨蘭之花藝銘品及線藝期待品,從而使臺灣上山采蘭之風盛行起來。 到了明治三十八年(1904年),有位日人大河內豐吉先生服務于三叉車站(今之三叉站)。傳說他是來自園藝世家,耳儒目染,年輕時就對蘭花發生了興趣,并且有相當的知識。他經常利用隔日上班之休假,跋涉于附近山林內采取野生蘭來培養。 有一次,大河內先生在站前的一處竹林里發現一株從未見過的寬葉墨蘭呈現美麗線藝之野生種。他喜出望外,把此株有深綠帽,白中斑線之蘭蕙送到臺北,請多位蘭家代為鑒定,一致認為系空前的墨蘭珍品,不少人竟以每枝三百元之高價向他購買。 當時的幣值很高,大河內先生的月薪不過數元,一枝野生蘭之價值相當他三、四年的收入,但是他深深被此株美麗的野生蘭迷住,舍不得出售,索性辭職回日本故里,在大阪府吹回市千里山定居專心培養這株蘭花。經大河內先生悉心培養數年后,增殖了相當數量,便以每枝一千元的高價出售,獲得了一大筆財富。 以后此蘭在日本命名為“直鶴”,成為當時蘭界的寵兒,開了墨蘭線藝品商品化的先例。繼“真鶴”之后,臺灣和大陸陸繼發現了墨蘭的線藝品,如1910年在臺灣苗栗縣發現的后來命名為“新高山”的線藝品,葉姿直立,葉肉厚并富有光澤,葉藝呈白色,是深白尾之代表,本品一直流傳至令,種養都甚廣。抗日期間,日本桑原氏在大陸發現的“桑原晃”,中立葉性,深綠色葉,富有鮮明乳白縞藝。在當時亦是熱門的蘭花商品。 3.墨蘭線藝品的黃金時代 日本氣候比我國墨蘭原產地區寒冷,他們不斷引回原產我國的墨蘭去日本種養,大都不能開花。自從發現并大量引去原產我國的墨蘭線藝品后,在二十世紀上半時,大陸產之墨蘭線藝品便風靡了日本蘭界,使原來占日本蘭界主導地位之建蘭線藝品為之失色,而日本大蘭家亦相繼來我國南方和臺灣搜購墨蘭,重金之下,我國發現的墨蘭線藝品大都流向日本市場,亦為日本帶來了墨蘭線藝品的黃金時代,后來又發現了不少春蘭和寒蘭的線藝品,使線藝品在日本和臺灣大為流行。至今這種風尚仍然在日本流行。 線藝蘭在自然界原種中出現的頻率極小。據估計,每十萬個原生種中,才有一個,在葉片上有線紋或斑紋的表現。而這種原生種線藝蘭能培養成藝蘭名品者成數很低,因此二百年來,各種線藝品被認定固定品種的僅五六十個左右,其中,真正具有藝術美及永恒觀賞價值的,大致亦只不過有十五個左右.最主要的品種有“桑原美”、“養老”、“瑞玉”、“金玉滿堂”、“愛國”、“黃道”、“旭晃”、“大勛”、“日晃冠”、“鶴之華”、“大石門”、“黃玉之華”、“國寶獻瑞”、“龍鳳呈祥”、“龍鳳冠”、“漢光”、“玉鳳”、“天鳳”、“萬代福”、“玉龍”、“達摩藝”等等。其中“達摩”出藝品已有數十種類型,成為當今最高藝性銘品。1992年上半年售價新臺幣每枝價五百多萬元,相當于人民幣一百多萬元。1992年上半年是“達摩藝”交易的高潮,臺灣多數大蘭家都參與此蘭的貿易,從中謀利甚豐,當然亦有虧的。(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