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插花藝術是勞動人民長期與自然親近所形成的。人們先出于愛美,折取野花裝點鬢發,裝飾居穴,所謂“菊花須插滿頭歸”,“插了梅花便過年”,便是這一情景的寫照。這是插花藝術的雛形。后來才漸漸發展到以鮮花和果品供神。南北朝時期《南史》中記有:“晉安王子懋,字云昌,(齊)武帝第七子也,……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形式。 就這樣,插花在佛教儀式中沿習,在民間中逐漸發展。 唐代是中國繁榮穩定的一個歷史階段,自然,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不再局限于民間的采取閑花野草隨便裝點,也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插花已進入宮廷,成為宮廷喜慶不可缺少的裝飾物。唐章懷太子墓出土壁畫就有瓶花、石山的圖象,從中可以窺見插花在唐代宮廷以成一種風氣。當時文化興盛,繪畫、詩詞文學已發展到一個為后世所矚目的階段。文人雅士喜愛作畫、吟詩、賞花。文人插花便是在這時開始的。 到了宋代,插花更為流行,上至宮廷,下至平民百姓都時興插花,如楊萬里有“青瓷瓶插紫薇花”的詩句。這時民間已有插花盛會習俗,有了制作插花用的花瓶的專業,也有了插花養護方面的理論,如《分門瑣碎錄》中說牡丹、芍藥等先燒枝斷處后插瓶,若花現萎便再剪后浸于深水中,則色鮮如初。當時由于寫意山水畫,工筆花鳥畫的影響作用。插花從構圖到技法上都有了中國的繪畫藝術理論作為借鑒,特別是文人插花,已從寫實的技法發展到寫意的技法。中國的插花藝術直到現在也是以唐宋以來的插花風格為基礎的。 明代至清代,插花藝術更是得到了普及和發展,已從一般的娛樂性質走向學術性質,漸漸地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出現了不少造詣頗深的人物,這些人物不僅工于插花藝術,不少是文學、繪畫、書法等藝術界的佼佼者,故其理論也是與諸藝術是互相滲透的,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袁宏道的《瓶史》、張德謙的《瓶花譜》、文震亨的《長物志》、清代陳淏子的《花鏡》、沈復的《浮生六記》等。其中袁宏道的《瓶史》最為后世所推崇,它代表了中國的文人插花,是現存最早的插花論著,它從選擇花材、插花器皿、插法、花的養護,以及到如何評賞等都作了論述,此書在日本的一些插花刊物里也時有被引用。此外,《遵生八箋》、《浮生六記》等,對插花的造型也是論述得十分生動和詳盡的。這些插花理論的問世,為中國的插花藝術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國的插花藝術沿習到近代,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來,很多大城市紛紛成立了研究插花藝術的團體,掀起了插花藝術的交流熱潮,有的派員到國外去吸收外國插花藝術的精髓。城市里的花店星羅棋布,流動的攤檔更是數不勝數。廣州每年的迎春花市更是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真是“花潮人潮十里長,嫣紅姹紫競登場”,可見人們喜愛插花的程度。中國現代的插花藝術不但繼承了傳統的風格,而且吸收了國外不少新的手法,使傳統的插花藝術更具現代風采。(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
雞鵝鴨愛吃四倍體
早春二月蘭花諸葛
造型瓜子黃楊價格
1-2米冠金禾女貞球
50-200公分金禾女
80-150公分金禾女
金禾女貞球地苗和
80-120公分金禾女
18杯油麻藤大杯、
2米高油麻藤精品苗
1.5米高黃花槐苗子
白花紅果日本珊瑚
70高黃花槐地籠子
常青藤杯苗、14杯
20公分欒樹綠化樹
精品欒樹工程苗、
紅花繼木綠化小苗
紅繼木工程苗、紅
紅花繼木小苗產地
40高紅繼木大杯、
30高紅繼木杯苗、
今年新采竹柏種子
百慕大草坪、百慕
四季青草坪批發、
四季青草坪、四季
五葉地錦批發基地
五葉地錦綠化苗、
20-250公分薔薇袋
1.5米紅花薔薇杯苗
抗寒耐澇1米高北海
陜西15公分白蠟基
陜西塔柏大型基地
陜西美國紅楓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