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胸徑2-30cm
- 所在地:北京房山
- 價格:面議
- 供貨總量:2000棵 其中30cm2棵(32年樹齡)
- 有效期:2023-3-5
- 發布時間 :2022-3-5 7:26:25
需要可隨時電話聯系,歡迎新老客戶來實地參觀和考察。
需要可隨時電話聯系,歡迎新老客戶來實地參觀和考察。
出售供應杜仲胸徑2-30cm,找魏勇超(個人經營者),常年批發零售杜仲胸徑2-30cm價格優惠,規格,規格:胸徑2-30cm,數量:2000棵 其中30cm2棵(32年樹齡),供貨地:北京-房山,出售自培杜仲苗木,胸徑2~30cm,2000棵其中30cm2棵(32年樹齡)。。
產地:
北京-房山
產品規格:
胸徑2-30cm
包裝說明:
出售自培杜仲苗木,胸徑2~30cm,2000棵其中30cm2棵(32年樹齡)。
32年樹胸徑30厘米杜仲(青岡和白楊皮各一棵)、
胸徑2_8厘米2000棵、均為自培。
需要的電話聯系
杜仲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的效能,亦能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對高血壓癥具有一定的療效。一、育苗1、苗圃地選擇:選用土質疏松濕潤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地。2、整地作床:育苗前對圃地進行深翻細耕,雜草,施足基肥,每施用餅肥150~200千克。同時,每施熟石灰10-15千克,進行土壤,殺死地下害蟲。然后將地細整,作成一米寬的苗畦。3、種子處理:播種前30~40天將種子浸入冷水中8小時后,沉落水底的種子為上等;繼續浸水到24小時后,開始下沉的種子為中等;其余浮在水面和懸浮水中的種子為下等。濾去上浮種子,取出下沉種子與沙以1∶3的比例混合,鋪于陰涼通風的地面進行催芽處理。貯藏30天后,種仁充分膨脹萌動,幼芽稍露白尖,即篩去沙粒播入圃地。4、播種技術:一般在2~3月中旬日均溫穩定在10℃以上進行播種,采用條播法,條距20~25厘米,每播種7~10千克。播種深度為5厘米左右,覆土1~2厘米,覆土后,在苗床上覆蓋地膜或稻草(或麥草)以防土壤水分蒸發和雨水沖擊圃地。二、植苗造林1、造林地選擇:杜仲造林地選擇避風向陽的緩坡、山腳、山坡中、下部及山間臺地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堿性土壤。石灰巖裸露的石山夾縫只要土層深厚也可以栽植。2、整地:杜仲造林地要盡量做到深翻整地。造林地作成寬2米以上的梯田,然后在梯田內挖穴,穴為寬80厘米(深60厘米)的方穴,穴內施放基肥。3、造林密度:一般株行距為1.5×2米,2×2米或2×3米,每111~222株生產實踐證明以2×2米的株行距。4、栽植技術:苗木栽植前根系要沾泥漿,苗木要端立在穴,扶苗,鏟土,然后把苗輕輕往上一提,使苗木根系舒展。栽植深度稍深于苗木原土印,切忌過深,分層回填表土,層層踏實,上覆一層松土。三、幼林撫育1、摘除下部側芽:杜仲栽植后要盡早摘去干莖下部側芽,只留1~2個健壯飽滿側芽。在樹木發芽后的第三個月內,應將過多側枝剪掉,只保持6~8個側枝為。2、松土除草:每年進行2次松土除草。次松土除草時間應在4月上旬以前進行,第二次宜在6月上旬進行。還可結合深翻土地,進行林糧間作,以耕代撫。3、追肥:每施肥量是氮肥8~12千克、磷肥8~12千克、鉀肥4~6千克,或每株施用農家肥25千克,環狀開溝15~18厘米、施肥后覆土。4、修枝除蘗:杜仲的根蘗,萌生能力強,所以要經常對地面上的萌蘗枝和
杜仲的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冠球形或卵形。樹皮及葉折斷后可拉出白色膠絲。樹皮灰色,有裂紋,裂紋隨樹齡增加而變得逐漸深廣。樹皮幼時為黃褐色,光滑,有皮孔,具片狀髓,無頂芽。單葉互生,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緣有細鋸齒,老葉表面葉脈下陷,呈皺紋狀,葉背有柔毛,脈上尤密。雌雄異株,3~4月開花,花腋生,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翅果長橢圓形,扁平,二裂,深褐色。
杜仲的生長習性:
喜光,不耐庇陰。喜溫暖、濕潤環境和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較耐寒。自然分布于年平均氣溫13~17℃及年雨量1000mm左右的地區。但杜仲適應性較強,有相當強的耐寒力(能耐-20℃的低溫),在北京地區露地栽培不成問題;在酸性、中性及微堿性土上均能正常生長,并有一定的耐鹽堿性。但在水肥不足,過濕、過干、過于貧瘠時生長不良。根系較淺而側根發達,萌蘗性強。生長速度中等,幼時生長較快,1年生苗高可達1m。
杜仲的產地:
原產于中部及西部,四川、貴州、湖北為集中產區;垂直分布可達海拔1300~1500m。我國栽培歷史甚久,公園396年傳入歐洲。
鄭重承諾:現場看苗起貨、速度快、確保成活率。專車接送,檢疫、托運。以優質、價廉、快捷的服務來回報新老客戶。歡迎各界朋友到本苗圃實地考察,參觀訂購。
免責申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365園林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為保障您的利益,我們建議您選擇365園林網的 園林通會員。友情提醒:請新老用戶加強對信息真實性及其發布者身份與資質的甄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