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是薔薇屬部分植物的通稱,主要指蔓藤薔薇的變種及園藝品種。大多是一類藤狀爬籬笆的小花,是原產于的落葉灌木,變異性強。莖刺較大且一般有鉤,每節大致有3、4個;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為5-9片,葉緣有齒,葉片平展但有柔毛。花常是6-7朵族生,為圓錐狀傘房花序,生于枝條頂部,花徑約3厘米,每年只開一次。薔薇花花盤環繞萼筒口部,有白色、黃色等多種顏色。花謝后萼片萼片會脫落;果實為圓球體。 耐寒,有野生和眾多園藝品種,可用壓條或嫁接法繁殖。薔薇可以藥用,由其制成的薔薇花粥有良好的營養價值。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山區等地區。 1985年《植物志》第三十七卷問世,更清楚地描述了薔薇的形態,俞德浚教授將它定名為‘野薔薇’。不能說古代的薔薇是野薔薇,可野薔薇這個種肯定在當時‘薔薇’指陳范圍之內。 生長習性 薔薇喜歡陽光,亦耐半陰,較耐寒,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而又排水通暢的土壤中則生長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長。不耐水濕,忌積水。萌蘗性強,耐修剪,抗污染。花期一般為每年的4-9月,次序開放,可達半年之久,由于溫室效應而導致變暖,某些地方的薔薇提早在4月,甚至是3月份便開始開花。 |